第一章 电子元器件
第一节、电阻器
1.1 电阻器的含义:在电路中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并且造成能量消耗的部分叫电阻.
1.2 电阻器的英文缩写:R (Resistor ) 及排阻RN
1.3 电阻器在电路符号: R 或
~~~~
1.4 电阻器的常见单位:千欧姆(K Ω), 兆欧姆(M Ω)
1.5 电阻器的单位换算: 1兆欧=103千欧=106欧
1.6 电阻器的特性:电阻为线性原件,即电阻两端电压与流过电阻的电流成正比,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强度与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欧姆定律:I=U/R 。
1.7 电阻的作用为分流、限流、分压、偏置、滤波(与电容器组合使用)和阻抗匹配等。
1.8 电阻器在电路中用“R ”加数字表示,如:R15表示编号为15的电阻器。
1.9 电阻器的在电路中的参数标注方法有3种,即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
a 、直标法是将电阻器的标称值用数字和文字符号直接标在电阻体上,其允许偏差则用百分数表示,未标偏差值的即为±20%.
b 、数码标示法主要用于贴片等小体积的电路,在三为数码中,从左至右第一,二位数表示有效数字,第三位表示10的倍幂或者用R 表示(R 表示0.)如:472 表示 47×102Ω(即4.7K Ω); 104则表示100K Ω、;R22表示0.22Ω、 122=1200Ω=1.2K Ω、 1402=14000Ω=14K Ω、 R22=0.22Ω、 50C=324*100=32.4K Ω、17R8=17.8Ω、000=0Ω、 0=0Ω.
c 、色环标注法使用最多,普通的色环电阻器用4环表示,精密电阻器用5环表示,紧靠电阻体一端头的色环为第一环,露着电阻体本色较多的另一端头为末环.现举例如下:
如果色环电阻器用四环表示,前面两位数字是有效数字,第三位是10的倍幂, 第四环是色环电阻器的误差范围(见图一)
四色环电阻器(普通电阻)
标称值第一位有效数字
标称值第二位有效数字
标称值有效数字后0的个数(10的倍幂)
允许误差
如果色环电阻器用五环表示,前面三位数字是有效数字,第四位是10的倍幂. 第五环是色环电阻器的误差范围.(见图二)
五色环电阻器(精密电阻)
图1-2 三位有效数字阻值的色环表示法
d、SMT精密电阻的表示法,通常也是用3位标示。一般是2位数字和1位字母表示,两个数字是有效数字,
1.10 SMT 电阻的尺寸表示:用长和宽表示(如0201,0603,0805,1206等,具体如02表示长为0.02英寸宽为0.01英寸)。
1.11 一般情况下电阻在电路中有两种接法:串联接法和并联接法 并联:
R=R1+R2 R=1/R1+1/R2 1.12 多个电阻的串并联的计算方法:
串联:R 总串=R1+R2+R3+……Rn. 并联:1/R 总并=1/R+2/R+3/R ……1/Rn
第二节 电容器
2.1 电容器的含义:衡量导体储存电荷能力的物理量.
2.2 电容器的英文缩写:C (capacitor)
2.3 电容器在电路中的表示符号: C 或CN(排容)
2.4 电容器常见的单位: 毫法(mF)、微法(uF)、纳法(nF)、皮法(pF)
2.5 电容器的单位换算: 1法拉=103毫法=106微法=109纳法=1012皮法; ;1pf=10-3nf=10-6uf=10-9mf=10-12f;
2.6 电容的作用:隔直流,旁路,耦合,滤波,补偿,充放电,储能等
2.7 电容器的特性:电容器容量的大小就是表示能贮存电能的大小,电容对交流信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它与交流信号的频率和电容量有关。。电容的特性主要是隔直流通交流,通低频阻高频
2.8 电容器在电路中一般用“C”加数字表示.如C25表示编号为25的电容.
2.9 电容器的识别方法与电阻的识别方法基本相同,分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3种。
a; 直标法是将电容的标称值用数字和单位在电容的本体上表示出来:如:220MF表示220UF;.01UF表示0.01UF;R56UF表示0.56UF;6n8表示6800PF.
b; 不标单位的数码表示法.其中用一位到四位数表示有效数字,一般为PF,而电解电容其容量则为UF.如:3表示3PF;2200表示2200PF;0.056表示0.056UF;
c; 数字表示法:一般用三为数字表示容量的大小,前两位表示有效数字,第三位表示10的倍幂.如102表示10*102=1000PF;224表示22*104=0.2UF
d: 用色环或色点表示电容器的主要参数。电容器的色标法与电阻相同。
电容器偏差标志符号:+100%-0--H、+100%-10%--R、+50%-10%--T、+30%-10%--Q、+50%-20%--S、+80%-20%--Z。
2.10 电容的分类:根据极性可分为有极性电容和无极性电容.我们常见到的电解电容就是有极性的,是有正负极之分.
2.11 电容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是:电容器的容量(即储存电荷的容量),耐压值(指在额定温度范围内电容能长时间可靠工作的最大直流电压或最大交流电压的有效值)耐温值(表示电容所能承受的最高工作温度。).
2.12 电容器的品牌有: 主板电容主要分为台系和日系两种,日系品牌有:NICHICON,RUBICON,RUBYCON(红宝石)、KZG、SANYO(三洋)、PANASONIC(松下)、NIPPON、FUJITSU(富士通)等;台系品牌有:TAICON、G-LUXCON、TEAPO、CAPXON、OST、GSC、RLS等。
电容器的计算:
C1 c2
c1 c2
~
串连:并联:
1/C=1/C1+1/C2 C=C1+C2
2.13 多个电容的串联和并联计算公式:
C串:1/C=1/C1+1/C2+1/C3+.....+1/CN
C并C=C1+C2+C3+……+CN
第三节电感器
3.1 电感器的英文缩写:L (Inductance) 电路符号:
3.2 电感器的国际标准单位是: H(亨利),mH(毫亨),uH(微亨),nH(纳亨);
3.3 电感器的单位换算是: 1H=103m H=106u H=109n H;1n H=10-3u H=10-6m H=10 -9H
3.4 电感器的特性:通直流隔交流;通低频阻高频。
3.5 电感器的作用:滤波,陷波,振荡,储存磁能等。
3.6 电感器的分类:空芯电感和磁芯电感.磁芯电感又可称为铁芯电感和铜芯电感等.主机板中常见的是铜芯绕线电
感.
3.7 电感在电路中常用“L”加数字表示,如:L6表示编号为6的电感。电感线圈是将绝缘的导线在绝缘的骨架上绕一定的圈数制成。直流可通过线圈,直流电阻就是导线本身的电阻,压降很小;当交流信号通过线圈时,线圈两端将会产生自感电动势,自感电动势的方向与外加电压的方向相反,阻碍交流的通过,所以电感的特性是通直流阻交流,频率越高,线圈阻抗越大。电感在电路中可与电容组成振荡电路。电感一般有直标法和色标法,色标法与电阻类似。如:棕、黑、金、金表示1uH (误差5%)的电感。
3.8 电感的好坏测量:电感的质量检测包括外观和阻值测量.首先检测电感的外表有无完好,磁性有无缺损,裂缝,金属部分有无腐蚀氧化,标志有无完整清晰,接线有无断裂和拆伤等.用万用表对电感作初步检测,测线圈的直流电阻,并与原已知的正常电阻值进行比较.如果检测值比正常值显著增大,或指针不动,可能是电感器本体断路.若比正常值小许多,可判断电感器本体严重短路,线圈的局部短路需用专用仪器进行检测.
第四节 半导体二极管
4.1 英文缩写:D (Diode) 电路符号是
4.2 半导体二极管的分类
分类:a 按材质分:硅二极管和锗二极管;
b
稳压二极管 变容二极管
4.3 半导体二极管在电路中常用“D ”加数字表示,如:D5表示编号为5的半导体二极管。
4.4 半导体二极管主要特性是单向导电性,也就是在正向电压的作用下,导通电阻很小;而在反向电压作用下导通电阻极大或无穷大。
4.5 半导体二极管的识别方法:
a;目视法判断半导体二极管的极性:一般在实物的电路图中可以通过眼睛直接看出半导体二极管的正负极.在实物中如果看到一端有颜色标示的是负极,另外一端是正极.
b;用万用表(指针表)判断半导体二极管的极性:通常选用万用表的欧姆档(R ﹡100或R ﹡1K),然后分别用万用表的两表笔分别出接到二极管的两个极上出,当二极管导通,测的阻值较小(一般几十欧姆至几千欧姆之间),这时黑表笔接的是二极管的正极,红表笔接的是二极管的负极.当测的阻值很大(一般为几百至几千欧姆),这时黑表笔接的是二极管的负极,红表笔接的是二极管的正极.
c;测试注意事项:用数字式万用表去测二极管时,红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黑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此时测得的阻值才是二极管的正向导通阻值,这与指针式万用表的表笔接法刚好相反。
第五节 半导体三极管
5.1 半导体三极管英文缩写:Q/T
5.2 半导体三极管在电路中常用“Q”加数字表示,如:Q17表示编号为17的三极管。
5.3半导体三极管特点:半导体三极管(简称晶体管)是内部含有2个PN结,并且具有放大能力的特殊器件。它分NPN型和PNP型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三极管从工作特性上可互相弥补,所谓OTL电路中的对管就是由PNP型和NPN型配对使用。
NPN型,锗管多为
PNP型。
`E(集电极
集电极)
B(基极)
NPN型三极管 PNP型三极管
第六节场效应管(MOS管)
6.1场效应管英文缩写:FET(Field-effect transistor)
6.2 场效应管分类:结型场效应管和绝缘栅型场效应管
6.3 场效应管电路符号:
结型场效应管
S S
N沟道 P沟道
6.4场效应管的三个引脚分别表示为:G(栅极),D(漏极),S(源极)
D D D D
G
G G G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
增强型 S 耗尽型
N沟道 P沟道 N沟道 P沟道
注:场效应管属于电压控制型元件,又利用多子导电故称单极型元件,且具有输入电阻高,噪声小,功耗低,无二次击穿现象等优点。
第七节PCB的简介
7.1 PCB 的英文缩写PCB(Printed Circuit Board)
7.2 PCB 的作用:PCB 作为一块基板,他是装载其它电子元器件的载体,所以一块PCB 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的好坏.
7.3 PCB 的分类和常见的规格:
根据层数可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和多层板.
根据材质可分为玻纤板、半玻纤板、纸板等。
7.4 凡接触带元器件的PCB 的工序,作业人员必须戴防静电手腕。
第八节 烙铁焊接
8.1 焊点合格的标准:
8.1.1 焊点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一般可采用把被焊元器件的引线端子打弯后再焊接的方法。
8.1.2 焊点表面整齐、美观:焊点的外观应光滑、清洁、均匀、对称、整齐、美观、充满整个焊盘并与焊盘大小比例合适。
8.2 电烙铁的结构
常见的电烙铁有直热式、感应式、恒温式,还有吸锡式电烙铁。
8.3烙铁的温度:
8.3.1 焊锡时,为不损伤元件烙铁温度调整为360℃~390℃
8.3.2 烙铁必须接地线。
8.4烙铁的使用方法
8.4.1 为了人体安全一般烙铁离开鼻子的距离 通常以30cm 为宜。电烙铁拿法有三种。反握法动作稳定,长时间操作不宜疲劳,适合于大功率烙铁的操作。正握法适合于中等功率烙铁或带弯头电烙铁的操作。一般在工作台上焊印制板等焊件时,多采用握笔法。
8.4.2焊锡的基本拿法
焊锡丝一般有两种拿法。焊接时,一般左手拿焊锡,右手拿电烙铁。进行连续焊接时采用图(a)的拿法,这种拿法可以连续向前送焊锡丝。图(b)所示的拿法在只焊接几个焊点或断续焊接时适用,不适合连续焊接。
(a)连续焊接时(b)只焊几个焊点时
8.5 焊锡的步骤
8.5.1 准备施焊:烙铁头和焊锡靠近被焊工件并认准位置,处于随时可以焊接的状态,此时保持烙铁头干净可沾上焊锡。
8.5.2 加热焊件:将烙铁头放在工件上进行加热,烙铁头接触热容量较大的焊件。
8.5.3 熔化焊锡:将焊锡丝放在工件上,熔化适量的焊锡,在送焊锡过程中,可以先将焊锡接触烙铁头,然后移动焊锡至与烙铁头相对的位置,这样做有利于焊锡的熔化和热量的传导。此时注意焊锡一定要润湿被焊工件表面和整个焊盘。
8.5.4 移开焊锡丝:待焊锡充满焊盘后,迅速拿开焊锡丝,待焊锡用量达到要求后,应立即将焊锡丝沿着元件引线的方向向上提起焊锡。
8.5.5 移开烙铁:焊锡的扩展范围达到要求后,拿开烙铁,注意撤烙铁的速度要快,撤离方向要沿着元件引线的方向向上提起。
8.5.6 焊接时间保持在1~3S。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