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外通互联网。对互联网进行监管,借互联网延伸服务理念和拓宽监管领域,是数字工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数字化的工商所,不可能脱离外部世界躲进“内网”成一统。在现实中,出于安全考虑,可以在电子阅览室内的电脑至少有一台电脑连接互联网,用于向外提供工商各种信息、开展职能服务、进行网上巡查等;我所分别利用互联网开通了安阳工商红盾(aygs315@163.com)信箱,开展广告网上审批、法律法规网上解答、网上投诉等服务职能,并且组织人员定期开展网上违法违章行为的查处。
4、数字影象设备和手提电脑的应用。这是切合基层工作实际的监管工具。其中手提电脑和投影机很有必要,他在实际应用中能发挥纽带的作用,而数字影象设备可在调查取证中使工商巡查更具效率和威力。要有条件还可配备更先进的数字移动设备。
(二)注重人员培训,为数字化工商所提供人力资源。
数字化工商所工作的基本模式是人与计算机的结合,也就是所谓的人机结合,工作人员得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来获取或提供信息,实施监管、服务。因此,建设数字化工商所必须确立“以人为本”,加大培训力度,
1、要加强电脑基础培训,要保证干部职工人人至少通过电脑*作技能培训考核。
2、加强业务应用培训,主要指业务软件的*作应用。业务软件是建设数字工商的“承重墙”,是。必须积极利用市局信息办的技术优势,通过定期、分层次开展业务应用培训,及开展所内定期应用软件培训和“一帮一”、兴趣小组等举措,做到培训及时、细致,保证业务处理通过电脑完成。
(三)建立岗位职责一体化的运作机制,为数字化工商所提供组织保证。
工商所数字化,使原来较单一的工作转变成系统工程,必须要大家的通力合作才能保证各项工作顺利执行。因此,如果没有明确的岗位责任体系,极容易造成工作环节混乱、目标任务不清、出了事情找不着事主的情况。因此,必须根据信息化建设的状况,制订相应的岗责体系,即以信息化工作流程的要求,将工商所的各项监管与执法任务进行梳理并业务重组,从而确定监管主体,明确监管责任,规范监管程序,考核监管质量,追究执法过错责任。建立“以工作定岗位,以岗位定职责,以责任制管人”为核心的岗位责任一体化管理体系。它包括岗位职责、工作规程、责任考核、过错追究、相关制度五部分内容。确保环环相扣、事事有人管有人做。
1、岗位职责。将基层工商所每个岗位的管理工作细化为具体的工作岗位,并对每个工作岗位的职权责任和具体标准进行确定,即“做什么”。
2、工作规程。每个工作岗位履行职责必须遵守的规定和*作程序,即“怎么做”。
3、责任考核。以岗位职责和工作规程为标准,制定绩效考核制度,然后同工商所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数量及质量定期进行核对,即“做得怎么样”。
4、过错追究。对因过失或故意造成工商执法过错行为的责任人给予经济惩戒或行政处分,即“做错了怎么办”。
5、相关制度。根据数字化创建需要,我们必须对原有的制度进行细化和完善,制定与数字化工商所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如计算机运行制度,计算机安全保障制度,分类分级(信用)监管制度等制度。
四、创建内容
(一)、搭建“一个平台”--信息网络工作平台。
数字化工商所的外在表现就是网络系统。在工商信息化建设中,要以网络系统为载体,建立基层工商所网络系统。该系统的网络由工商外网和工商内网构成。外网连接互联网,主要依托市局工商红盾网系统,实现政务公开、工商动态、办事指南、政策法规、信用公示、网上审批、网上投诉举报、网上申请注册、网上年检验照、网上表格下载栏目,达到工商与服务对象从面对面的交流为主向网络交流为主发展,最终建立一个跨越时间、地点的虚拟化的工商办公门户,通过12315投诉举报系统实现网上举报投诉促进“12315”举报投诉网络的延伸;而基层工商所主要通过网上搜索开展网上巡查,介入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的管理,拓宽监管领域,通过开通基层工商所信箱实现广告审批、法律法规咨询等服务职能,从而推进监管和服务手段的创新。内网主要包括省局下发软件、FTP、省局以下的各地区网站等内容组成,实现基层工商所内部网络化管理和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