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经管理体制建设的现状及做法[经验材料](2)

2010-06-17 23:14


    三是找准自己位置,做到有为有位。机构改革后,尽管县农经站经费紧张,但我们仍然定期召开农经工作会,在会上一再要求农经干部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树立有为才有位的思想,在全县营造一个“农经事业有人才、农经干部有事干、农经干部能干事”的良好氛围。这样,我县农经工作不管是农民负担管理,农村财务管理,土地承包管理工作,还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等都做出了一些成绩。农经干部求真务实,勇于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品格和作风,不仅普遍赢得了县、乡镇领导的赞扬,而且有的农经干部还被委以重任。在转公仅短短半年时间内,我县乡镇农经干部已有一部分人担任了乡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副主任职务。县农经站经过几年的努力,也不断走出了低谷,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办公设施不断改进,职工待遇不断增加,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
    四是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农经技能。农经队伍从业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经管理工作的成败和农经队伍在领导和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因此,近几年来,我们除认真抓好业务工作外,着力抓好农经队伍自身素质建设。特别是在2001年机构改革后,农经职能收归政府,农经干部仍留在农业服务中心,这样,就形成了农经职能与农经体系“两张皮”。乡镇农经队伍就出现无人管、无人问的现象,农经干部在思想上呈现出“懒、散、痪、推”的状态,工作无人抓,事业无人干。在这种情况下,县农经站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回报,并立即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召开有乡镇领导、农经干部、县属相关部门参加的农经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农经体系和职能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县农经站还组织农经干部进行了培训。在培训会上明确提出在农经队伍中开展“有为才有位”、“今天在岗无所谓,明天下岗流眼泪”的大讨论。通过这些举措,使农经干部的思想从迷雾中解脱出来,提高了认识,端正了工作态度,增强了搞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工作积极性倍增。与此同时,我们还组织农经干部参加函授和自考,使农经队伍整体素质有所提高。2001年机构改革时,乡镇农经干部有大专文化程度的只有4人,现在50名农经干部中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36人,其中本科10人。
    三、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我县农经管理体制建设从总体上是好的,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10名超龄农经干部现仍留在农业服务中心面临二次改革。二是农经干部属国家公务员,政府可随意调整工作,导致有个别人招录过去没有从事农经工作。三是对乡镇农经干部的管理和考核等还缺乏有效的办法。四是县农经站仅管县下文认可依照公务员管理,但市人事局尚未审批。五是县农经站机构级别尚未理顺,职工的非领导职务上不去。因此,尚需认真研究,继续争取,积极探索。
    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我们将带领全县农经干部围绕“三大管理,四项指导”工作,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好地做好新时期的农经工作,为建设和谐**县作出新的贡献。
                    **县农经站     
                二〇〇六年二月十五日  


*县农经管理体制建设的现状及做法[经验材料](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文化市场工作经验材料-处理娱乐场所噪声扰民问题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