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完善机制,强化监督
为了保证政务公开工作能够持久、有效地展开,该市建立了四项制度。一是政务公开责任制。在年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解时,将政务公开的执行情况和行风评议情况列入部门考评内容,与业务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步考核,与干部考核和奖惩工作有机结合,确保取得实效。一些单位为了强化政务公开的刚性,建立了不公开、假公开的责任追究制度。二是政务公开内部督查制。由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或监督评议办公室负责对全市政务公开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看各机关、部门应公开的内容是否真实齐全,公开的依据是否符合上级政策,公开的形式是否规范,公开中暴露的问题是否得到及时解决。三是政务公开外部评议制。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风联络员、特邀监察员和群众中选聘一些代表作为政务公开的评议监督员,定期对全市政务公开情况进行评议。一些市直部门除了聘请评议监督员外,还通过设置意见箱、举报箱,发放评议表,开通局长直线电话以及24小时监督举报电话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四是政务公开“回音壁”制度。对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除了在正式公开前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外,事后对群众提出的疑问及时作出解释,对群众提出的建议积极予以采纳,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进行查处。这些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给政务公开装上了“聚光灯”,有效地防止和避免了政务公开的短期行为和走过场,为政务公开工作朝着扎实有效的方向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
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xxx市逐步将“透明行政”的理念贯穿到政府行为的各个方面,方便了群众,改进了机关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工作透明度,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改善了全市对外开放环境,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去年,全市新增合同外资72.3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0.22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4.6%和4.8%,新增合同外资在全国名列前茅。实现财政收入209亿元,比上年增长32%,国内生产总值1760亿元,列全国大中城市第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