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公车使用管理经验交流材料(2)

2010-06-18 12:45

  三、做好宣传教育是强化公车使用管理的前提。任何一项政策、规定、制度的贯彻落实,都离不开宣传教育的导向作用。为了把这一先导性工作做好,创造强化公车使用管理良好的社会氛围,我们突出三抓:一是抓集中宣传,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公务用车管理规定出台之前,我们就通过组织有关人士撰写文章、记者采访等方式,在广播电视、报刊上对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宣传造势,规定印发后,市级电视台连续5天播放规定的全文,市级报刊连续3天全文刊登,同时还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树立起正确的舆论导向。二是抓好单位学习,倡导自觉遵守纪律规定。规定、制度的出台,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大家都受到教育,然后自觉地去遵守。因此,市里公车使用管理规定出台后,要求每个单位都要组织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学习,使大家知晓规定,遵守规定,不搞不教而诛。对违反公车管理规定经教育立即纠正了的,我们都坚持以教育为主,不予处罚。三是抓典型案件曝光,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对于经教育后仍不纠正或是情节较为严重的,对违反规定的单位由财政扣取该单位经费3000元,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主动将罚款交到市纪委,并由交警部门扣车一个月。驾驶员和分管领导写出书面检讨并参加学习班学习3天。去年,全市共查处违规车辆23台,举办学习班2期。对“五一”长假期间违规使用公车的典型在市电视台公开曝光,并把违规驾驶员和单位分管领导集中在市纪委办学习班,学习有关公车管理的规定。市级各电视台对办班情况进行了深入报道,市纪委分管领导就查处违规使用公车问题在电视上发表了讲话。通过宣传教育,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公车管理规定有了深刻的认识,基本杜绝了违规使用公车的现象,去年国庆长假期间检查时,没有发现公车私用和用公车钓鱼、参与婚丧嫁娶的问题。

  四、加强监督检查是强化公车使用管理的核心。公车使用管理规定能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核心问题是要严格监督、严格检查。为此,我们坚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经常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每个季度我们都要对县区和市直单位进行一次明查暗访,在明查暗访中对群众有反映公车私用和擅自驾驶公车等问题的县区和单位逐一进行核实。“五一”、“十一”长假期间是婚嫁、钓鱼、旅游的高峰期,我们组成几个检查组,在各主要街道的路口,看是否有公车参与迎亲;到郊区各鱼塘,看是否有用公车钓鱼;去各单位车库,看是否有用公车外出旅游。我们还经常到城区内各个学校门口,看是否有用公车接送小孩上学。由于我们检查时带了摄像机,大家都知道我们在搞检查,一些本来想用公车接送小孩的人看到了,很远就调头把车开走了。二是内部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公车使用管理各项规定出台后,各单位都组织了学习,干部职工都熟悉规定的内容,因此,谁因私用了车,用车交费了没有,有没有用公车参与婚丧嫁娶,大家都很关心,从而建立起了单位内部的相互监督机制。同时,我们在电视、报刊上公布了举报电话,群众发现有违反公车管理规定的人和事,都能积极举报,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监督网络。三是专项清理与重点监管相结合。对重点单位、重点时期,我们加强重点管理,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进行监督检查。与此同时,针对去年公车使用某些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我们在全市开展了专项清理,先后下发了3个通知,要求各县区对套牌车和党政机关违规配备的公务用车进行清理整顿,查处超编超标和套挂军警牌照的公车13台,对超标的7台公车进行了公开拍卖,对套挂军警牌照的6台公车进行了纠正。通过严格的监督检查,公车使用管理逐步趋于规范,节假日期间,大多数单位除了安排一台公车值班外,其它公车都锁进了车库;大多数单位科级以上干部有驾驶证的都交到了办公室统一管理,领导干部因私用车做到了主动交费,去年来共有176名市直机关领导干部因私用车交费总计3.2万多元。

强化公车使用管理经验交流材料(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实施“双带”创业工程促进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