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优创业环境促进自主创业(2)

2010-06-18 16:56

  培训结束后,我街道许多参培对象都建议建立实训基地,扩大培训规模,同时开设项目设计与运作、摸拟演练、优秀企业家现身说法等方面的课程,希望经常开展一些中小型创业项目推介会,专家现场分析等活动。

  四、拓展服务内涵,愿当创业“陪练员”

  创业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肯定会经常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个创业者碰到问题怎么办?我们认为,除了书本和理论知识,其他创业者的成功经验或可借鉴。

  我们新城桥街道在营造“比学赶帮超”平台,促进创业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2005年,我们在启秀社区成立了“创业者协会”,通过经常性的座谈、参观、学习、交流等形式,实现了创业者之间的“经验共享,困难互帮,以老带新,共同成长”。少数民族失业职工卜玉梅,就是通过这个媒介,由学技术到开店经营,然后再扩大,一步一步走上了创业道路。

  在实践中,我们感到:基层社区由于各种资源的限制,“创业者协会”一直无法扩大影响。如果能在网络上建立一个公益性的交流平台,一方面宣传政策法规,另一方面,以论坛、专家在线答疑、聚会等形式进行创业心得互动交流。这种信息的互动,经验的传递,不仅能给新创业者实质的帮助,也是创业文化的一种传播。今年8月,南通市劳动保障局点击开通“南通创业园地”网站,我们相信,在一个合理健全的机制,一批专业人士、一群热心人的参与下,这种公益性交流平台将会使网络线上线下的结合更紧密,真正成为创业的“陪练员”。

  创业也是一种生产力,以创业的精神推进就业,不是简单的算术相加,而是几何级的增长,能实现更多就业产生倍增效应。卜玉梅的公司起步后,社区保障站工作人员利用各种招聘会和在南通劳动力信息资源网站上发布为她招聘信息,给工厂招贤纳才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经过一年多的艰辛努力,工厂从十几人发展到几十人,实现了更多人的就业。

  部分失业职工创业成功后,不仅吸纳失业职工就业,而且尽自已的心力回馈社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八厂社区包忠祥夫妇是双失业人员,曾一度陷入困境,无所适从。保障站工作人员知道他们的情况后,主动与他们取得联系,鼓励他们参加就业培训,转变就业观念,发挥自己的特长,自主创业。如今他们创办的南通大雁服装有限公司有神有色。拥有员工19人,其中失业人员达80%。去年在办理居民医疗保险期间,他们俩资助困难家庭,通过八厂保障站工作人员给社区祁建珠家送去2000元作为营养费,另外给其父女俩交上了2007年和2008年的居民医疗保险。在得知残疾人张平和他的爱人都没有工作,女儿又在上学,包忠祥决定赞助张平的女儿到大学毕业,同时送张平的女儿和自己的儿子一起学英语。用他们的话讲我们现在富裕了,我们要回报社会。

  我们相信,只要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优化创业环境,营造成事氛围,就必然能推进“创业促就业”模式的发展、壮大,涌现出更多的创业典型,最终实现就业的倍增规模效应,促进本辖区的就业率的提升,失业职工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

 


做优创业环境促进自主创业(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乡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经验材料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