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科技强区申报材料(3)

2010-06-15 22:10

3、确保财力支撑。科技要发展,财力需保障。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科技投入,每年的财政预算优先保证科技经费的安排。财政科技经费从2002年的1021万元到2003年的1480万元、2004年的2132万元,两年翻了一番,增幅惊人,其中三项经费均达50%以上。每年分别安排500万科技创新资金和500万技术人才基金,专门用于扶持、奖励民营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和引进人才。虽然政府投入的财力有限,但仍然很好地发挥了“四两拔千斤”的作用,加快了区域科技创新的步伐。

4、坚持实施科技工作目标管理和目标考核制度。区委、区政府每年对镇(街道)及相关部门实行科技进步工作目标考核,并纳入年度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考核总分。年初设定具体指标并明确考核分值。年中狠抓各项科技工作的落实,加强检查和督查,年底认真组织考核,排出名次公布与众。对科技进步工作考核先进单位,分别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几年来,我区的科技进步工作目标在各级的考核和综合评定中,均获得很好成绩。1998年和2001年先后被授予国家级和浙江省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更为可喜的是2002年度被评为浙江省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2004年再创十年最佳的优绩。在全市社会经济考核中,我区科技工作是全市九个县(市、区)中唯一加满分的单位,被浙江省科技厅评为省科技工作先进单位,被省知识产权局评为省专利工作集体。

 


 

 

六、本地区科技工作特色和突出成效
 
区委区政府树立新观念,拓展新视野,积极探索科技发展的新途径,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导向性,归纳起来共有八大方面:

一是重视政策引导。几年来共制定出台科技发展政策18个,其内容涉及科技宏观管理、高新技术产业培植、知识产权保护、创新资金扶持、创新体系建设、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等方方面面。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力度也比较大。其中有些政策的制订和实施,目前其他县市区都还没有。例如,加强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建设,鼓励企业引进大院名校等政策,实施中已收到明显的成效。

二是狠抓科技基础工作建设。大力扶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仅2004年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3家,省级5家,市级8家;目前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5家,省级12家,市级17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省级6家,市级18家。已有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9个,其中国家火炬计划10项。

四是积极搭建科技条件平台,促进资源共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从1999年以来连续成功举办全国性科技展览会6届,每届都邀请全国各地高等院校专家教授200名,与企业开展广泛的洽谈,共签定技术合作合同1161个,技术成交额达8.26亿元。同时,我区还与北京石景山区科委、上海虹口区科技局、四川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建立了科技合作友好关系。

五是不断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探索解决广大民营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我区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针,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引导本区企业在上海设立研发机构,并对其进行认证,目前我区已有10家企业在上海建立了研发中心。另外,已建有国家级成果转化中心1家,省级区域创新服务中心1家,市级2家。积极引进大院大所,已引进洛阳轴承研究所,中科院合肥智能研究所,在路桥共建科技创新载体。同时,大力引进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在路桥建立科技创新工作站,现已开展工作。积极大胆地探索和培育新的运行机制与管理机制,实现良性循环式成长。运作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整合力量,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地服务于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

六是加强信息化建设。为落实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全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路,以及打造“制造路桥”和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CAD、CIMS应用工作,推进我区制造业信息化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路政办发[2003]87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步伐。目前全区近400家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科技创新和生产经营管理,同时还建立了一批信息化市场和信息化社区,并通过了省级信息化试点示范区的验收。

省级科技强区申报材料(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奖申报陈述材料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