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写意无悔青春(厂团委书记事迹)(2)
2010-06-17 18:03
爱,使她的人生更精彩。爱岗、爱厂、爱事业、爱家园,是她热爱生活,珍惜人生的重要体现,她坚信:爱是一切希望的源泉。1998年,她荣获腈纶厂“巾帼十杰”后,把企业奖励给她的一千元钱,通过上及团委捐给了“希望工程”。和总厂贫困学生吕斌结成帮扶对子6年了,她始终就象对待自己儿子一样,为吕斌交学费、买文具、添新衣、补功课……,为吕斌的生活和学习给予了无私的援助,对吕斌及其全家长期给予精神和物质帮扶,使一度自卑、胆怯的孩子和一个贫困、多难的单亲家庭看到了光明和希望。此外,在“情系夕阳”、集体助学、资助肇源县兴城镇失学儿童、“关爱石化幼苗”等活动中,她始终发挥表率作用。
她无论做什么都有一股“韧”劲儿,一种肯吃苦、不服输、顾全大局的拼搏精神。在厂里她一直是文体骨干,大多文体活动中,她既是组织者又是竞技者。在1998年的总厂第十五届田径运动会上,她正担任工会干事工作,负责赛会的宣传报导,同时又要组织运动员下项、为运动员服务,并且自己也是运动员,又逢她当时刚刚做完人工流产二十几天。在当时的赛场,比分和十四连冠的炼油厂交替上升,关键时刻,她奋不顾身地冲在了最前面,一人打破两项纪录,和队友共同取得四个单项第一,为本厂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立下了汗马功劳。面对胜利,队友们拥抱她,情不自禁地流出了喜悦和怜爱的泪花。近几年,为在赛场上更好地展现企业精神风貌,厂工会委托她业余时间带领田径队和女子排球队训练,强烈的责任心和带领青年为厂争光的使命感驱使她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她向全厂发出了业余训练队招募志愿者通知,得到了广泛响应。在工作之余,她带领近60名志愿者奔波于家庭和运动场之间,每天坚持,长年不间断,在引导青年发扬赛场拼搏精神、营造良好企业文化氛围、增强队伍凝聚力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自古家庭与事业、爱心与孝心总是难免有相对立的一面。对此,已是人近中年的刘静波感触颇深,内心充满了愧疚和遗憾。在她的幸福家庭里,丈夫也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忙碌于更神圣的教育事业,需要她大力支持,儿子聪明茁壮需要她精心培育,花甲之年的父母需要她多一些陪伴,长期与80多岁的奶奶婆婆共同生活更需要细想精做。然而,当她忙碌在平凡的工作岗位时,冷落了正在住院的母亲;当她面对更多贫困学生渴求的双眸时,抛开了幼小的儿子;当她奔波于训练场时,舍弃了惬意的闲暇。她曾为未能尽到母亲的职责而愧疚,为未能尽到女儿的孝心而难过,为未能尽到妻子的义务而自责……
几年来,她先后被评为腈纶厂“巾帼十杰”、优秀共产党员;公司双文明建设先进个人、优秀团员、青年岗位能手、新长征突击手、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青年创新创效带头人;大庆市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优秀工会积极分子、女工工作先进个人、保密工作先进个人;黑龙江省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党员,她没有经历过战火硝烟的洗礼和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举。然而她深知在和平年代,青年干部更要具备其独特内涵。即甘于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这一信念,让她在清贫中品尝到生活的甘美,在忙碌中感受到生命的价值!
用真情写意无悔青春(厂团委书记事迹)(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