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田开发先进个人事迹材料(2)
2010-06-17 21:55
在整个初勘选线过程中,他和大家克服了地理环境不熟悉、语言交流困难及恶劣的自然环境等困难,历经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共跨越大中型河流4次、小型河流54次、高速公路4次、铁路3次、等级公路70余次,翻越两座山脉、几十座高山、上百个丘陵,经过了几百个村庄,行程近400公里,圆满完成了初勘选线的任务,向中原油田和***气田项目部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他和大家以自己的辛勤汗水树立了中原石油人不怕苦不怕累、敢打敢拼的良好形象,再现了新时代的长征精神。
2005年7月,***地区遭受特大洪灾,临河的各气井遭受严重损失。灾后,他顾不上道路泥泞,立即带领突击队员赶往现场组织全区职工开展灾后自救。他二话不说带头跳入淤泥中,与突击队员一起在用手和工具艰难地清理井场,在他的带领下,经过整整7天的奋战,共清理淤泥3万多方,把洪灾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点,抢井现场他俨然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泥人”,可在职工的心目中他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铁人”。
在担任***工程项目部站场工程科科长期间,面对***工程面广、线长、点多、时间紧、任务重等实际情况,他深知每个施工环节的重要性。他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领导指示精神,从设计到施工,各个环节做到了超前思维、统筹兼顾,有效加快了运行节奏,确保了地面***站场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在基础设计内审查期间,为搞好基础设计审查工作,他利用下班时间积极查阅各油气设计标准规范,对120亿产能建设可研方案中9项重要内容的1203个数据逐一进行计算、核对,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PFD、PID图、设备材料的技术规格书进行仔细的审查,共提出建议和意见23条,采纳8条,尽力减少设计缺陷。
2007年7月,***系统23处跨越工程施工紧锣密鼓的进行,***利用自己熟悉当地地理环境和施工现场的优势,亲自组织设计院测量人员、施工单位现场交桩、勘察。雨季的***天气变幻无常,刚才还是艳阳高照,转眼就是大雨倾盆。在这种炎热潮湿的气候中,他带着大家一起钻山林,跨河沟,日晒雨淋,认真记录每处桩位,勘察现场施工环境。几天下来,他的胳膊、腿上被大家伙称为“小咬”的毒虫叮的满身密密麻麻的红疱,往往一不小心就将患处挠破,流出黄水而造成感染。可他没有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没有被生活中的困难所吓倒,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无怨无悔。
设计施工治理的大事他时刻不放松,日常行为细节的小事他也毫不含糊。每到工作场所,他之前总要求佩戴安全帽,严禁所有生产治理人员酒后上岗,而且不答应作任何解释,假如发现谁酒后上岗,严格执行制度,要对当事人进行罚款,形成了“安全为先”的工作理念。
地面***工程使用均为非凡管材,对焊接工艺、焊接技术、焊接质量检测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为确保焊接质量和投产后的安全运行,他未雨绸缪,积极查阅国内相关标准和技术资料,向专家和研究所进行了技术咨询,提前开展焊接工艺评定工作,制定焊接工艺评定方案,确保地面***工程建设焊接工艺评定工作顺利开展。
在***工程部编写《***采气厂生产预备纲要》的过程中,他带领全科室人员克服手里没有资料、没有编写经验的实际情况,群策群力,经过半个多月的辛劳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编制任务。编写期间他经常是起早贪黑,第一个来最后一个离开,晚上累了就在椅子休息一会儿,醒了继续工作,从未计较过个人得失,身边的同事提起他没有一个不竖大拇指的。
每每想起这些的时候,他都会觉得,其实领导干部身上就应该有一种不同于他人的特质和品格,这种特质和品格就像一条纽带,时刻规矩着他的脚步,同时造就了他对企业的忠诚,和职工们之间的朴素情感,以及由此引发的朴素行为。
今年6月中旬***地区连降暴雨,此时正值后河悬索跨越工程施工的要害时期,后河水位持续上涨渐渐逼近跨越工程东岸施工场地。因连日的特大暴雨倾袭,7月6日悬索东岸施工现场已是一片汪洋,东岸施工现场边的金滩冲沟旁的公路被大水冲断,严重威胁着悬索施工现场和来往通行车辆的安全。“险情刻不容缓!”接到命令后,***火速赶往现场指挥抢险,带领大家冒着大雨、踩着泥泞组织铲车清理公路上淤泥、石头,在公路冲断的地方临时铺架钻井管排。公路疏通以后,他又马不停蹄赶到悬索施工现场指挥施工机械、材料转移,一场惊心动魄的抢险战刚接近尾声,他又接到了通知:前方P304至P305路段塌方阻断交通!“同志们,跟我来!”他眉头一紧,又带着铲车带领大家急忙赶往塌方地段,投入到了抢险工作中去……
气田开发先进个人事迹材料(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