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医院职工抗震救灾事迹

2010-06-17 22:16

  十堰市红十字医院职工、中国红十字应急队队员陈光圆满完成了一个月在四川抗震救灾任务,于7月21日上午十点乘坐的K284列车顺利抵达十堰,红十字医院在火车站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在这次四川抗震救灾工作中,中国红十字总会首次引进了国际联合会(即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星月会组合简称)支持的野外医院、供水系统、公众卫生、基础、营地等5支应急队(简称ERU),在地震紧急救援和灾民安置中发挥了良好的积极作用。为保证ERU的顺利交接和运行,同时也为培养ERU骨干力量,中国红十字总会决定以省为单位组建除野外医院外的中国红十字应急队,赴四川灾区实地接受国际联合会ERU专家的培训,并参与救灾工作。

  一道电波,中国红十字应急队队员陈光整装待发

  6月18日下午6点,中国红十字总会发出组派中国红十字应急队紧急通知,电波迅速传递到湖北省红十字会、十堰市红十字会、十堰市红十字医院,要求红十字医院立刻派员待命准备开赴前往国际联合会驻扎在四川灾区的ERU大本营营地工作,负责接受丹麦、英国、西班牙、奥地利等国ERU队员培训、协调ERU救援,主要从事ERU大本营基础营地建设、设备维护和运转。

  红十字医院办公室根据前期自愿请缨要求到四川抗震救灾申请书,把目光落到了陈光身上,陈光,男,45岁,身体健康,医院维修班班长,从事水电、管道等维修维护工作多年,有丰富实践经验,工作过硬,作风扎实,他在申请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四川纹川大地震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我做为红十字医院的一员,弘扬“仁道、博爱、奉献”精神是我们的职责,我们人人都有义务为灾区人民分忧、为灾区人民解难,我不怕任何困难,即使牺牲我也再所不惜,我恳请组织批准我到四川抗震救灾。

  医院找到了陈光谈话,陈光欣然前往,并承诺:“一定尽最大努力搞好ERU营地维护工作,让ERU队员尽心尽力为灾区人民服好务,我决不辱红十字人的使命,一定为红十字医院争光。”

  认真学习、刻苦专研,牢固掌握各项维护技术。

  6月21日下午,陈光同志抵达四川绵竹市九龙镇国际联合会ERU抗震救灾营地,为了尽快适应工作,陈光顾不得旅途的疲惫,立即要求ERU安排具体任务,当他得知他主要负责营地发电、供水、公厕、浴室、帐篷及食堂等设备维修维护后,又马不停蹄的去熟悉营地的工作环境,了解相关设备维护、操作及管理,虚心向国际联合会ERU的国外专家学习工作流程和使用技术,尽快掌握ERU各项仪器设备操作,由于ERU所用设备均是外国制造,设备使用无中文说明书,带领的专家又是丹麦人,沟通、学习都十分困难,往往一个设备的一个问题都要用好几个小时才能搞清楚,他一边学习,一边认真做笔记,不懂就问,他尽量用最短时间掌握各项仪器设备的维修和使用,同时为他在对中国的ERU第二批队员培训、实现顺利交接具有重要的作用。

  兢兢业业做事,得到了ERU的肯定

  6月22日上午11:30分,烤箱在工作中突然发生故障,ERU丹麦人员通过电话咨询认为修复难度很大,准备放弃而购置二台小微波炉替代烤箱,陈光同志想到ERU队员中餐要么要推迟,要么要调整为其它食品,为了保障国际队员能准时吃上如意的中餐不影响工作,陈光坚持向丹麦方技术人员建议,将设备打开争取尽快修复,在陈光的努力下,烤箱很快修复,中餐准时开餐,国际联合会ERU人员对陈光竖起了大拇指。

  营地最为繁琐的工作是四个节能型公厕的维护,需要定期添加循环水、配制试剂、排放污物,特别是排放污物时气味十分难闻,每次都需要5小时,陈光他从不叫苦、叫累、叫臭,他坚持着就是为了ERU队员无后顾之忧更好的为灾区人民服务。

  为了保障发电机长正常运转,陈光除了每天为发电机采购柴油并进行补充外,还要认真观察发电机的油压、油位、水位、电压、电流等仪表,每天还要记录许多组数据,夜间还必须定时查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保证发电机的正常运行是保障营地办公、厕所、热水器、照明、食堂等正常运转生命线。

红十字医院职工抗震救灾事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服务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