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工作事迹:她就像一缕阳光(3)

2010-06-17 23:39


  于桂荣有个绰号“于大划拉”。说起这个绰号的来历,与她为老干部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密切相关。老干部活动中心原来的地点位于县城边缘,地址偏僻,房屋是旧校舍,结构不合理,不利于老干部学习和娱乐。于桂荣不辞辛苦,另辟蹊径,在县里的支持下,通过土地置换的办法,争来了地处县城中心、价值数百万元的近2000平方米的五层综合楼。但老干部学习、娱乐缺用具,少设施,她就多方求援拉赞助,仅学习、娱乐和办公备品、设施就已经换了两茬。县里为老干部专门配置了一辆宝莱轿车。县委书记还专程到市里求援,协调资金100多万元,为老干部建起一座500多平方米的室内门球馆。组织部长化缘给老干部大学添置了10台名牌电脑。为了开阔老干部的思想视野,于桂荣力争县委支持,协调资金,组织老干部到国内外考察学习。她还把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基层,各党委被她的精神所感动,扩建、新建了22个老干部活动室。如今,全县老干部活动场所旧貌换新颜,建筑面积5600多平方米,学习用具满足了需要,娱乐门类齐全,设施基本完备。老干部学习、娱乐在舒适温馨的环境里非常高兴,创编了一首打油诗,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托管中心是我家,两个待遇有人抓,活动场所敞亮了,老人心里乐开花。”
  于桂荣对老干部及其遗属孝爱倍至,也非常注重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他们做实事、办好事。进入新世纪后,杜尔伯特县在农村实行了合村并校,优化了师资配置,提高了教学质量,但也引发了中小学生辍学问题。于桂荣带着老同志,深入到农牧民和青少年中,了解问题成因,向县里提交了《关于解决中小学生流失问题的建议》等多篇调研报告,及时反映了农村中小学生读书难、就餐难等问题,得到了县里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县委、县政府做出四项决定,实施“爱心工程”,开展助学活动。由县财政出资200万元资金,机关和社会捐资,筹集资金近300万元,为上学难的学生购买75辆“爱心车”,开辟了“爱心专线”,由县财政投入58万元在10个乡镇建立44个“爱心餐点”,2500多名农村中小学生免费乘车上学和就餐;;县财政出资80万元,县委出面协调180万元,为青少年建起一座2360平方米的活动中心;建立了46万元的贫困学生救助基金,救助了1230名贫困中小学生,圆了128名贫困学生的大学梦;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彻底解决了326个孩子的饮水难问题。

她情如阳光真诚友善,靠美丽的心灵荡
起爱的涟漪,老干部和青少年合力织就霞光锦

  黑龙江省老干部局领导到杜尔伯特县调研时,深为于桂荣的工作实绩和职业品行所感动,褒扬她是“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的“三美”局长。5年来,于桂荣无论在单位还是社会都怀着一颗博爱之心,广施善行。
  2003年单位职工韩士军突患脑出血,住进医院抢救。在他家人焦急伤感之际,于桂荣来到了他们的身边,安抚、探望、慰问。老韩的家里生活困难,10000多元的医药费使他家的日子雪上加霜。于桂荣想方设法解决了老韩的全部医药费。老韩患病期间儿子的婚期到了,于桂荣忙前顾后,尽心操持,帮着老韩的儿子成了家。老韩的儿媳远在200多里外的他拉哈镇教学,家里没人照顾。于桂荣得知情况后,就领着老韩的儿子到有关单位及其领导的办公室,讲实情,诉苦处,终于把老韩的儿媳调到了县职教中心。老韩说:“我不是本县人,当地没亲属,家里的日子过得挺紧巴。于局长体恤我家的难处,帮了我们的大忙。尽管困难,我还是凑了1000块钱感谢她,可几次送去几次被拒绝。后来正赶上过节,我就让儿子买了几瓶好酒去她家,可叫门时,于局长一听是我儿子,硬是隔着门把我儿子劝回了家。我这辈子摊上了她这么好的领导,真是有幸啊,她不是我们家的亲属,却是我们家的贵人!”
  单位干部孙秉正的父亲住院治病期间,于桂荣带着干部职工多次探望,帮着解决医药费和家里的困难。2005年,他的父亲去世,一家人一下子手足无措了。于桂荣带着干部职工全体上阵,处理丧事,抬送遗体,就连上香、烧纸、摆放祭品这些本该家人做的祭祀的事他们都承担下来。事后老孙感动地说:“我老孙在杜蒙举目无亲,我又没啥能耐,但局里的领导和干部职工是我家最亲的人,要是没有他们,就连丧事我也处理不了。”为了表示谢意,老孙给她买了一件羊毛衫,但被她婉言谢绝了。

老干部工作事迹:她就像一缕阳光(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建设局绿化管护工人先进事迹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