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合理布局维修网点,提高维修技术质量。以前通山县内有3家大型维修企业5家中型维 修企业,70多家维修网点。维修网点分散,个小力薄,技术落后。从97年开始,运管所决定以 技术、资金、设备、人员相对雄厚的县汽车大修厂和汽运总公司修理厂2个维修企业为龙头,指导企业千方百计筹资添置改制维修设备、设施,扩建厂房,先后选派5批质检员、修理工共 20余人参加省运管局、市运管处举办的技术人员培训,聘用技术过硬的修理工,围绕”维修出厂合格证”主线,不断增强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对外推行”维修质量承诺”活动,以信誉赢得 业户。仅1年时间,2个修理企业赢得全县二保以上维修业务约70%市场份额,并驾齐驱快速发 展,98年一举迈进省运管局核准的”一类维修企业”。随后的几年,运管所结合县文明卫生城镇 创建活动,大力整治无证、占道、超类经营的维修业户,根据通山城区狭小的现实,逐步”精 简数量、扩大规模、促进质量”的管理目标,对全县维修行业进行合理布局,严格按《维修业开业条件》审批维修业户资格,达不到开业标准的全部予以降类、降级。2个”一类维修企业” 继续深化优质服务,对社会承诺二保以上维修业务在半径120公里范围内随叫随到,力求维修技术精益求精,返修率始终保持在3%以下,先后荣获市、县政府颁发”质量信得过”企业荣誉称 号。到2001年底,全县一类维修企业只有2家,二类维修企业仅剩2家,三类维修企业户50户, 分别精简30%、60%、18%,运管所引导8家维修个体网点分别联营。维修行业结构得到优化,规 模不断壮大,技术力量得到增强,维修质量不断提高,维修质量纠纷不断下降,维修网点布局更趋合理,整个维修市场快速健康发展。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通山县运管所在阮文浩所长为首的领导班子带领下,全体干群不畏艰难,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两个文明创建取得辉煌成果 。6年来,运管所获得先进个人、工作标兵、最佳运政员等各种荣誉约60人次,涌现出态度严 谨、踏实认真的办公室主任陈崇仁,作风泼辣、办事干练的副所长徐臣胜,思维细腻,任劳任 怨的运管股长杨义武等许多先进典型,正是许许多多先进典型带动、推进运管所双文明创建步伐。运管所集体共获得上级各组织颁发的奖励和荣誉30余次。7个乡镇交管站先后被评为市、县级文明单位,在全市运管系统综合目标考核中始终名列前矛,2002年底,运政服务大厅获得 咸宁团市委颁发的”青年文明号”荣誉。运管所97年步入县级文明单位,98年荣获最佳市级文明 单位,2004年一举跻身于省级文明单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新的世纪,通山运管所朝着更 高、更远的目标奋进,这朵”文明之花”一定会绽放得更加艳丽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