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笔贷款放出后,我做到勤字当头,坚持“勤查、勤访、勤催”,及时掌握借款人资金使用和经营情况。发现风险苗头,就立即采取措施,全力保证资金安全。距分社百米之遥的一家外来投资企业,一直是我的贷款客户。一次,在该企业贷款到期前我做例行催收时,企业老板对我说,最近的货款没追上来,贷款能不能缓几天,或者以贷还贷转一下。我当场拒绝,坚持要求按期归还贷款。我认真询问了企业面临的实际情况,最后我决定帮他疏通关系要回欠款。事情显然比预想的要难得多,我通过自己的关系,多方协调,终于解决了与这家企业有联系的三角债、多角债关系,帮助这家企业要回了欠款按期偿还了贷款。这位走南闯北、在商海沉浮多年的老板佩服的对我说:你这个人不近人情、不通时务,但说到做到,真帮我们企业办事,我真服了你!
我在工作中体会到:一个单位没有实力,就没有地位,一个企业没有文化,就没有品味。市场是动态的,谁的服务跟得上,谁的服务及时到位,谁就能够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谁就能抢占市场先机。我从加强业务技能练习和职业道德教育入手,在提高服务质量上下苦功。我随身带着纸笔、相机,发现同行有好的经验和做法就及时记下来、拍下来,结合实际运用到工作中去。在长期的管理积累中我总结了一套“用心观察客户,贴心为客户服务”的办法,教会员工对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对证件不齐、手续不全的客户,要以温和体谅的口吻耐心解释;对文化水平较高的客户,要简明扼要;对文化水平较低的客户做到通俗易懂、耐心细致;对年老者,用贴心亲切的话语;对待年轻客户,则在速度上下功夫。在此基础上定期开展评选“最差营业员”活动,并与个人收入相挂钩,变过去的“领导管员工”为“客户管营业员”。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分社的服务在开发区建立起了良好的口碑,受到了广大客户的一致赞誉,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级文明单位。
为了分社的业务发展,几年来我没有上班和休息之分,难得陪妻子逛一回街,七十岁的老父住院一个月,我这做儿子的没到床前尽过完整的一天孝,儿子我根本顾不上,一早一晚,我们父子间难得有交流的机会。年迈的父母称呼我为大忙人,善良的妻子说她是我请的保姆,儿子说我的家在开发小区信用社。
03年国庆节,大嫂被诊断得了白血病,为控制病情一直住院保守治疗,04年初,联社为促进存款增长,组织开展了百日存款业务竞赛。04年3月大嫂病情突然加重,大哥知道我忙也没跟我说,我一心想着完成竞赛任务,忙着往来奔波于各个存款大户,也没顾上去医院照顾大嫂。4月6日,家里人突然通知我大嫂没了。我一路狂奔到医院,看到的只是嫂子的遗体。大哥哭着对我说,你嫂子说了“两个孩子今后让绍华帮你照顾吧”。长嫂如母,大哥大我10岁,是个普通的庄稼汉,大嫂自嫁过来后,就承担起了照顾我的责任,直到我成家立业。现在,我条件好了,收入逐年提高,买了轿车,住了楼房,当我终于能够回报你的时候,嫂子,你却永远离我而去。
4月17日,百日业务竞赛结果公布,分社存款较年初增长5000万元,名列全区第一。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持续高速发展的业务、优质的信贷资产、一流的服务质量,让分社连续创造了“四个第一”。存款总量及增量列全区同级社第一。各项存款从零增至现在的20500万元;资产质量为全市农村信用社第一。累计发放贷款4.1亿元,现有贷款8500万元,无一形成风险,不良资产为零;全市农村信用社人均创利第一。05年分社人均实现利润106万元,是全市农村信用社人均实现利润的3倍;全市农村信用社第一家荣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本人连续4年被评为市区两级先进工作者,被办事处表彰为全市农村信用社 “十大市场营销经理”。今年光荣地被省联社授予“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十佳业务标兵”荣誉称号。
有人曾向我请教经验,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只要时刻想着业务,为了业务发展,再苦的事、再难的事,也要去干、去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