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优秀农村共产党员事迹(2)

2010-06-18 16:10

谋合民心的实事

我觉得,作为支部书记,只为群众解决难题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带领群众致富,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为增加村民收入,我和支部一班人,经过广泛调查和反复研究,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确立了“改善生产条件、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劳务输出”的发展思路。

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我积极跑关系、找门路,争取上级资金,几年来,新打深井7眼,新上变压器6台,安装防渗管道20000米,全部实现了井电配套。

为寻找致富路子,平时我非常注意捕捉致富信息。 2002年,我从一个学生那里得知某某某市农业局准备选点搞小麦繁种。为争取到这个项目,我多次去衡水,用真情和执著打动了他们,争取到500亩优质麦的制种任务。但是,由于制种单位不愿与群众直接联系,搞小麦繁种,村里得冒一定的风险,部分村干部顾虑很大。群众认为繁种技术含量高、管理要求严,也吃不准这个事。为此,我几次召开两委干部会,统一大家的思想,我说,“富不富,在干部,群众都指望着我们,为了使群众过上好日子,冒点风险值”。在我的说服下,村干部带头示范,搞起了小麦繁种,当年亩收入1000元,每亩比种普通小麦增收200  元。群众看到小麦繁种收益高,纷纷跟着搞了起来。

根据部分群众有种植药用瓜蒌的习惯,我和支部一班人因势利导,积极鼓励群众扩大生产规模。为保证销路,我多次到安国等地考察药材市场,寻找合作伙伴,与安国药材公司签定了瓜蒌回收合同,实现了瓜蒌定期上门收购,目前,全村瓜蒌面积发展到300亩,每亩收入达到3000元。仅此一项,全村增收90多万元。

为拓宽致富渠道,寻找新的致富路子,在发展种植业的同时,我又把目光投向了养殖业和二三产业。为鼓励群众发展养殖业,村里制定了优惠政策,定期聘请技术人员上门指导服务,积极协调小额货款,并优先保证养殖户用水用电,使全村养鸡专业户发展到20户,存栏5万只,养猪户达到15家,年出栏600多头。为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促民增收,积极鼓励和引导群众外出打工,向二、三产业转移。一方面,利用每年春节在外打工人员回家探亲的机会,组织他们召开座谈会,了解用工信息,鼓励打工人员自己创业,带领本村劳力外出,为家乡做贡献;另一方面,及时帮助外出打工劳力少的户解决生产生活困难。目前,全村在外打工人数达360多人,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还多,其中年收入50万元的个体老板20多个,吸纳周边各村外出打工人员200多人。按每人年收入5000元计算,仅打工一项,全村每年增收180万元。由于成绩突出,我们村连续两年被评为“某某某市劳务输出先进村”。

做暖民心的好事

人们常说,支书是村里的当家人。我觉得,当家人就得为每一个家庭成员着想,对每一个家庭知冷知热。5年来,我时刻把乡亲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把群众的事当成个人的事来办。夏天刮风下雨,我不是往家里跑,而是到危房户家里转一转,看看房子漏了没有;冬天不是坐在个人炕头上暖和,而是挨户瞧瞧,炉子点上了没有。乡亲们谁有困难,都主动跑前跑后,尽最大努力帮一帮。78岁的光棍汉高增起,身患脑血栓,半身不遂,生活十分困难,我主动照顾他,隔三差五上门看望,为老人安自来水、修补房子,每年还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200元钱送给老人。村民郭会生不仅年龄大,而且患有肝炎,我每年自己拿出500元帮助他解决生活困难,直到他去逝。村民田西杰出了车祸,我知道后跑前跑后,送诊陪床,处理事故。村民田某不仅没文化,神经还有些不正常,一遇难事就犯病,母亲又年迈,是全村有名的困难户,我几次上门做工作,引导他发展养殖,并为他垫钱买了猪仔,安排人员手把手教他技术,还张罗着让他成了家,打那以后,他像换了个人一样,养猪、打工,走上了富裕路。他母亲激动地对我说,要是没有你,我们家就完了。五年来,为照顾困难户我自己共拿出5000多元。为解决全村特困户的生活问题,在我的提议下,经研究不仅减免了他们的农业税,而且水电费用全部由村里负担。

村支书优秀农村共产党员事迹(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先进基层党委事迹材料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