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扶贫助教 与民结亲
在乡镇工作的经历让他更多地了解了农民的需求,“没有百姓的衣衫褴褛,哪有干部的西装革履”,**一直这样教育他周围的人。贫困无助的失学儿童、因贫困经受伤病之痛的农民永远牵挂着他的心。多年来,扶贫助教,支持公益事业一直是***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
他热心助教,工商局先后出资15万元,为黄土岭、玉皇庵、玉皇沟等贫困村改善办学条件,帮助马惠等十几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由**个人资助的5名特困学生也分别完成了初、高中学业。
为帮助贫困村摆脱贫困,工商局先后与沿村、松树台等贫困村建立“一帮一”对口帮扶,全局干部一人一户与农民结亲,为农民脱贫出谋划策,捐款捐物。2004年度在县政府号召下,投资4.6万元在下北头村建成两个蔬菜大棚,帮助该村脱贫。通过对口帮扶,全局干部累计捐献款物20余万元,帮助百余户农户从事个体经营,使许多贫困家庭彻底摆脱了贫困。
在文明生态村建设中,工商局先后出资7万元,为大北关、走马驿西村、五十亩地村文明生态村建设购置健身器材。
倾心的付出也赢得了丰厚的回报,**县工商局的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市的前列,连年被市局评为先进单位,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实绩突出单位,连续四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2004年度荣获全县行风评议第一名。《**工商》、《**日报》、《**经济报》等媒体也相继报道了**县工商局的工作成绩。**本人也赢得了许多的荣誉,多次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省市优秀工商行政管理人员,扶贫助教先进个人等。但他并不看重名利,他只把这些当作生活对他倾心付出的回报,对他扎实工作的鼓励,他仍然默默地在工商局长的岗位上实践着为百姓谋利益的理想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