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又带领干部群众,多方筹集资金50余万元,先后修环山路5条,4000米,建扬水站2座,建蓄水池3个,大小桥涵20个,建配电室一座,铺设管道3000米,使全村80%的耕地都浇上水,并在旧村址上复垦土地108亩,大大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村两委还利用库区水资源丰富的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林果,水面养鱼和畜牧养殖业,让群众尽快富起来。1999年以来,**村先后栽植优质凯特杏、金太阳杏200亩;发展早春西瓜100亩;发展网箱养鱼500个;发展养猪大户22户、养羊大户16户、2000只以上的养鸡大户3户、养鱼大户11户,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900多元,一跃成为全乡首屈一指的富裕村。
小村变大村
石门南岭村与焦庄村的合并属于小村并大村,当时原焦庄村的干部不服气,村民不信任。面对原村干部的仇视、村民的疑惑,带领党支部一班人敢于直面矛盾,从解决村民最关注的焦点着手,以实际行动赢得原村干部的信服和村民的信任。
村两委首先从解决部分村民在耕地上种树,影响地邻引发村民之间矛盾入手,***组织全村28名党员跑断了腿,磨破了嘴,挨家挨户做工作。经过耐心地说服教育,在春耕春种之时,这些户终于同意将树苗移出耕地,栽植到河滩和荒滩上。为尽快将树苗移出又不误农时,村里还找来三轮车、拖拉机帮忙,农户说移栽到哪里,村干部就让车把树苗送到哪里,就这样,近百亩耕地又恢复了原貌。这个春天,让焦庄自然村的群众欣喜地看到生机和希望。
由于长期缺乏统一规划,疏于管理,致使焦庄自然村街道狭窄,“三堆”林立,三轮车进不来,出不去,还一度发生过车翻人伤的事故,通街势在必行。村两委抓住正在开展的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利时机,统一了党员干部的思想,齐心协力地搞好村庄规划。村干部靠上了,党员、群众代表靠上了,通过反复做工作,使农户主动改墙300米,拆房40余间。紧接着,又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投资10万余元,投工2000多个,搬运土石6000余方,对村内3条主要街道进行改造,架设了2座桥涵,使昔日坑洼不平的街道变得平坦整齐。1200余米中心街通开后,这个村不到一年新增6辆机动车。如今的焦庄自然村村风正,民风顺,各项事业都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
经党员会议和三支队伍会议反复讨论,村两委制定了详细的06年工作计划和三年工作规划,打算利用当前农闲时间,将村南200多亩荒岭荒滩进行复垦,承包到户,栽植上市场前景好、经济价值高的优质果树。到那时,不仅给群众带来丰厚的收入,而且能增加村集体积累。新修环山路4000米,让大车小辆能直接开到山上,让焦庄自然村农民种地彻底告别肩挑人扛的历史,改善群众生产条件。
创建文明村
村民富了,但富了口袋,不能空了脑袋。***在抓村民致富的同时,始终没有忘记抓精神文明创建。结合县乡妇联实施的“46810”工程,以“平安家庭”创建促进平安村庄创建,动员村民签定赡养老人、晚婚晚育等四项协议,搞好好媳妇、好婆婆及“‘美在农家’明星户”等六项“十佳”评选表彰活动,为村民做好八件实事,在村内倡导十种风气。
针对村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村里以妇女老人为主体的实际情况,***注重发挥广大家庭妇女作用,成立了巾帼文明服务队、巾帼科技致富服务队等,特别是巾帼卫生服务队作用发挥得好,她们把全村划分成4个卫生区,每天都有服务队的妇女义务打扫大街,还督促各家各户清理“三堆”,保证了村内大街清洁卫生。村里的站岗巡逻队,由村干部带班,户户编组,实行白天妇女站岗巡逻、晚上男劳力值班的形式,通过开展“我为大家站一天,大家为我站一年”等活动,村民有了安全感。与此同时,村两委每年为评选出来的好媳妇、好婆婆、好邻里、好妯娌披红戴花,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号召全村村民向她们看齐,这些活动的开展都促进了村风、民风的极大好转,形成了邻里团结、夫妻和睦、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的文明和谐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