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中明确规定了省国资委党委的职权范围,即党组织关系隶属于省国资委党委的省直企业党建工作,由省国资委党委领导;党组织关系属地的省直企业党建工作,省国资委党委进行指导。党的组织关系隶属省国资委党委的中直驻辽企业,其党建工作以省国资委党委领导为主,上级主管部门党委进行指导。这些规定,避免了因管理权限边界不清而造成的工作上的不协调。文件同时明确了省国资委党委抓企业党建应承担的六项责任:研究制定加强省(中)直企业党建工作的规划、计划、制度和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建立健全企业党的组织,指导企业党委改选换届;加强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特别是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及时整顿软弱涣散、作用薄弱的基层党组织;加强作风建设;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关心爱护企业党务干部。为了把责任落到实处,建立基层组织建设协调小组和省国资委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省国资委党委每年至少两次专题研究企业党建工作,解决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问题,对企业党建工作进行严格考核,既有激励措施,也有约束办法,考核的结果直接与企业领导人的薪酬挂钩。
各企业根据国资委的文件精神,结合企业实际,也都制订了各自的党建工作责任制,明确了权利、责任和义务。这样,从省委到国资委党委再到企业党委,形成了一层抓一层的责任体系,使组织领导机制得到健全。
2.创新干部选任机制,更加注重能力建设
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中之重,其核心在于提高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如何提高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能力,是国企党建绕不过而且必须认真回答的课题。搞好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关键在人,关键在领导班子。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企业领导班子成员的构成,领导人员的选拔、任用都有其特殊性,国有企业既要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又要依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尊重出资人的权利;既要发挥国资委党委的主导作用,又要赋予企业董事会对经营高管人员的提名、推荐、罢免等方面的权利诉求。同时,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党委会、经理班子的产生方式也不相同。这些特殊性,就决定了企业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必须有一套符合实际的新办法。实际工作中,我们根据情况不同,分别采取了委任、选任、聘任、考任、派任等办法,充分尊重职工群众的民主权利,充分发挥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在干部升迁进退中的决定性作用,把那些思想好、能力强、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能力建设,必须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紧密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坚持用发展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改造,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形成共同奋斗的精神支柱和思想基础。使企业的党员领导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能力建设,重点是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着力提高企业领导人员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查找和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努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更好地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集聚科学发展力量。认真研究制定符合省属国企实际的领导班子考核评价细则,通过细化各项考核评价指标,进一步促进企业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提高经营发展能力、创新意识、大局观念和团队精神,在领导班子中进一步树立“科学谋发展、务实求振兴”的良好风气。适应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对领导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进一步创新国企领导人员的选拔方式,按照职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标准,培养一批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和专业素养的职业经理人,努力建设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意识的高层经营管理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