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探索农村文化多元化的投资机制
在继续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的基础上,深化投资体制改革,逐步推行按项目拨款、以奖代投和拨改投等多种投资形式,鼓励社会和个人对农村公益性文化活动、项目和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和捐赠,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筹资为辅的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投资多元化的新机制。
(五)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
各地要从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制定文化市场建设、发展和管理规划,逐步建立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内容丰富、健康规范的文化市场。积极引导农民的文化消费,强化对娱乐、音像、演出等文化市场的管理,整顿和规范农村文化市场秩序,坚决制止传播各种色情、暴力、愚昧迷信等内容的违法活动。要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机构和稽查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
四、保障条件
(一)加强领导,为农村文化广电事业提供保证
加强农村文化广电事业的主要责任在各级政府。各级政府要把农村文化广电事业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每年至少研究一次农村文广工作,切实解决农村文广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要把农村文化广电事业发展列入各级政府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并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之一。市政府将定期对各市、区政府农村文广事业建设情况进行检查。
(二)落实政策,加大对农村文化广电事业的投入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落实文化经济政策,确保农村文化事业经费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及有线电视收视维护费的专款专用。对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中心)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保证各级公共图书馆有一定数量的购书经费。各市和吴中区、相城区要相应设立"公益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发展引导资金"和"群众文化活动发展资金",推进农村文化的硬件和软件建设。要明确镇文化机构的公益性质,并配备专职从事公益性文广工作的事业编制,镇政府要将镇文化机构中负责公益性文广工作人员的工资及正常运行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三)密切配合,形成农村文化广电事业的合力
各级文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村文广事业建设的统筹规划、监督管理和协调指导,各级宣传、计划、教育、科技、民政、体育、财政、人事、建设、规划、农业等部门要主动关心和支持农村文广事业建设。要把农村文广事业建设与创建文明城市、文明乡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列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考核目标。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以及行业协会要健全各自的文化阵地,精心组织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共同推进农村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