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2005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方案(5)
2010-06-18 10:39
(四)广泛开展三项文化活动
1、开展节庆文化活动。引导县直、乡直单位充分利用文化广场、城乡体育所场、乡镇宣传文化站、文化中心等设施,组织干部群众举办好独具本地特色的西坪五将庙会、瑶族盘王节、农历五月十三活动,在“六一”、“七一”、、“十一”、春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文艺演出、球类比赛、健身运动、趣味竞技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休闲娱乐活动。尤其要结合我县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在农历五月十三传统节日,举办摄影大赛、书画大赛、民间文艺汇演、奇石、根雕展和文学创作大赛等,培育文化新秀,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培育干部、职工团结、拼搏、奋发进取精神,增强单位的凝聚力,更好地推动我县的改革和发展。“七一”期间组织汽排球循环赛,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
2、坚持创新的原则,紧紧围绕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深入开展“文明在农家”系列农村文化活动,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吸引和引导农民群众移风易俗,摒除陋习,培育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创造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社会精神风貌。要善于抓住农户这个细胞,在入村到户上下功夫,在农村中大张旗鼓地开展“文明诚信户”评选活动,培育群众诚信意识、公德意识,文明守法致富。通过典型示范、政府扶持、社会帮扶等措施,在村组中培育二、三户文化中心户,带动更多的群众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在生态文明村中组织群众开展环保知识、文明知识有奖抢答活动和趣味竞技、竞赛活动,吸引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年内要举办一次**县农民运动会,培育农民竞争、奉献精神,提高农民体育竞技水平。要动员和组织文化、科技、卫生、农业、水果、畜牧等县直机关单位常“下乡”,为群众送文化、送技术、送信息,使群众尽快走上致富路。
3、深入群团文化活动,挖掘、培养、弘扬**的民俗传统文化,打造精品文化,不断丰富、活跃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打造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进一步树立精品意识,提高发展先进文化生产力的能力。要鼓励 、引导、扶持成立摄影、书画等各类群团组织,通过这些组织培养各类文化人才,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丰富、活跃**的文化生活,提升城市档次。要挖掘民俗传统文化,保护、挖掘和培植黄姚古镇文化、茶叶文化和古榕文化,以及民间艺术等精品文化,使我们的民俗传统文化红红火火,长盛不衰。要在制作文化精品上下功夫,抓好社会科研课题和艺术精品的生产创作,组织人员精心策划、创作、训练,力争在课题研究、小品、小戏、音乐、舞蹈、文学、美术、书法等作品创作上有新突破,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文化内涵,通过文化**的打造,增加我们城市的魅力,为我们的城市注入灵魂。
五、部门工作职责
根据自治区党委、市委和县委的布署,自治区级文明县城考核年限为 2年 , 市级文明乡镇和县级文明单位、文明庭院(小区)、“文明诚信户”的考核时间为2005年12月,对县直职能部门“创城”责任制的考核为2005年12月。为抓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特别是“创城夺杯”工作,必须明确创建工作要求和部门工作职责:
第一,要重新成立文明县城综合整治办公室。要从各职能部门抽调人员组成,重新成立文明县城综合整治办公室,与“南珠办”合署办公,由建设局吴泽锋局长担任“整治办”主任,与文明办一起共同抓创建“文明县城”,夺取“南珠杯”工作。整治办、文明办要抓县城临街有出租门面的单位签订2005年“门前三包”责任书这项工作,责任抵押金按每个门面200元计算,签订责任书时由文明办收取。并监督县职能部门履行工作职责,协调各职能部门抓好长效管理和集中整治工作。每逢“五一”、“七一”、“十一”、“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组织综合治理市容市貌执法检查行动。还要针对不断出现的一些新的情况、新问题,搞好专项整治。
县2005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方案(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