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突出产业,全面发展 切实打牢产业发展基础,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注重村容村貌、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等的同步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3、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突出城中村改造建设的特点,明确发展定位,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分阶段实现,分步到位。
4、 注重实效,稳步推进 要立足于当前,着眼于未来,积极稳妥,留有余地,坚持以人为本,集中有限力量,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最迫切最关心又有能力做的事情做起,切实让农民获得实惠。
5、 突出重点,兼顾全面 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选择适合景家庄村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方式,夯实产业基础,发挥特色优势,突出发展重点。在发展建设的同时,要统筹兼顾,处理好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处理好现代文明与乡土文化的关系。
(三) 发展目标
按照“一年有起色,三年见成效,五年上台阶”的总体要求,到2010年,把景家庄村建成“主导产业形成规模,村容村貌整洁靓丽,村民生活富裕安康,农村社会文明和谐,村务管理民主有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 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 至2010年,全村第二、三产业,特别是以商业服务产业为核心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实现村有特色产业,户有致富项目,村集体经济实力得到加强,合作经济组织改制完成。社会总产值达到13500万元,比2005年8000万元累计增长68.7%,年递增13.7%。实现利税总额达到300万元,比2005年的117万元,累计增长256%,年递增51.9%。集体经济收达到380万元,比2005年的73万元,累计增长520%,年递增104%。集体积累达到500万元。
2、 村庄面貌呈现新气象 全面开展村民住宅建设和改造。村域内开展贯通村庄的主干道路建设,支干道路实现硬化翻新。主要路巷全部亮化,村庄达到园林化,卫生保洁长效化,村民用水洁净化,建成具有城镇化住宅设施、田园化居住环境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农村。
3、 村民生活实现新提高 农民纯收入到2010年达到9500元,比2005年4800元,累计增长106.5%,年递增21.2%。2006年农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率达到96%以上,2007年达到100%。2008年电话普及率达到100%,2009年有线电视普及率达到100%,2010年互联网入户率达到55%。
4、 乡风民俗倡导新风尚 村民普遍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比,让多数农户家庭能够成为标准户,邻里关系和睦融洽。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普遍提高,“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争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明人。
5、 村务管理建立新机制 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村务公开制度化、经常化;村民对村级管理和村干部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
三、总体布局
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景家庄的具体实际,着力打造成服务于城区滨河经贸园区的集城市社区服务与具备产业园区功能的新型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具体布局是:以城东路和城北街为界线,以东以北为二、三产分布区;以西以南为城中村改造分布区,在城中村改造中,主要街道两侧底商划定为商贸区。在村庄改造中,以长治市政府批准的城中村改造方案为主要依据,把景家庄村改造为以一园——两轴——五团——四区形式的综合型开放村庄。
一园是依托喇叭塔,修建市级公园;两轴是规划城市道路为公共生活轴线和长邯路的生态轴线;五团是五个居住组团,为景欣园、景雅园、景宁园、景瑞园、景泰园;四区是四个公益商贸服务区,为敬老院、商务酒店、幼儿园、商贸市场。
(一)一条轴线,四个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