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功能强大的市县乡级网络平台,(定位于同级全国一流);
●基于市级平台建立具有同样功能的,自己有高度管理权限和独立域名的乡(镇)级平台,并实现本市信息的共享和贯通。乡(镇)、企业级信息中心不再有服务器和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用普通PC即可达到同样的网络管理功能或配置价格便宜的掌上电脑,实现信息的浏览和传播。
●建立基于市级网络平台的批发市场、产业化龙头企业、经纪人组织、专业大户等小网络平台,使之具有同样的网络管理权限;
●为了便于政务公开,并具备较强的虚拟办公能力,充分提高办事效率;
●有利于本市和全省的互联互通,充分实现资源共享。
二、软件设计原则:
1、操作系统、运行平台、开发技术及数据库的选择:
●操作系统的选择
结合泰安市农业信息化系统设计的实际情况,选择Windows2000Server作为操作系统。
●运行平台和开发技术的选择
运用现在主流的Web开发平台-----ASP+COM。
对于一些不便于采用ASP+COM这种开发模式的系统,将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方便的开发工具和开发技术,主要包括JAVA和Delphi。
●数据库的选择
数据库选择MicrosoftSQLServer2000,主要是因为SQLServer2000和Windows2000Server都是微软的产品,能够很好的结合;同时SQLServer2000应用广泛,便于和其他的系统进行数据交换;操作和维护简单,性能卓越。
数据库建设的目的是把大量的无序的有用资料,以数据库的形式来存放,便于管理、查找和使用,提高使用这些资料的效率,同时专用数据库的建设,可以使工作人员有意收集此类资料,实现数据的共享和集中管理,便于数据的积累,防止丢失。结合科技系统政府部门的行政职能和工作内容,建设泰安农业科技信息平台应该建立这样一些数据库:泰安市农业资源环境信息数据库(土壤、农业气象、地理、生态环境)、农业品种(名、优、特产)资源数据库、科技成果数据库、农业新技术及设备数据库、农业科技文献数据库、农业高等院校数据库、农业科研机构数据库、农业专家人才数据库、农业实用技术数据库、农业政策法规数据库、农业龙头企业数据库、农民经纪人数据库、批发市场数据库等13个大型数据库。
2、数据库建设各部分功能描述
数据库建设的目的是把大量的无序的有用资料,以数据库的形式来存放,便于管理、查找和使用,提高使用这些资料的效率,同时专用数据库的建设,可以使工作人员有意搜集此类资料,实现数据的共享和集中管理,便于数据的累积,防止丢失。
a.泰安市农业资源环境信息数据库:收录农业的基本状况,包括地理信息数据、气象资料数据、土壤资料数据、生态环境等各种与农业相关的统计性数据。
b.农业品种(名、优、特产)资源数据库:收录全国农业新品种,包括名牌产品、优质产品和当地特色产品。
c.农业科技成果数据库:收录全国主要农业科技发明创造。
d.农业新技术及设备信息数据库:收录农业生产新技术、新成果及农业设备信息。
e.农业科技文献数据库:主要收录公开发表的大量的科技文献、实用技术文章。
f.农业高等院校数据库:收录全国各地农业高等院校信息,特别山东农业大学的信息。
g.农业科研机构数据库:收录泰安市、山东省及全国科研机构信息。
h.农业专家、人才市场数据库:收录省内外农业科技人才信息,农业技术人员是农业信息化的主要力量,他们分布于各地市和乡镇,人员多、层次复杂、专长多样,掌握这些科技人才信息,是农业系统领导关心的问题,因此建立农业科技人才数据库是必要的。数据库应主要收录科技人才的个人基本情况,专业特长,工作单位情况等,至少可以按照行政区域和专业特长进行分类,便于浏览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