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对重点投资企业进行挂牌保护,实行半封闭式管理,由纪检监察部门和改善投资环境办公室监督落实。
4、严格控制针对企业的各种行政检查,任何单位进入企业检查必须持有县改善投资环境办公室签发的《检查企业批准通知书》。处罚程序明确为:任何部门首次进入企业检查不准进行行政处罚,可对企业进行警告,提出限期整改要求,
对整改不力确需处罚的,须经县改善投资环境领导小组批准。对上级部门检查提出处罚的由对口部门出面协调,并把协调结果作为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5、县改善投资环境办公室负责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并建立实施企业收费明白卡制度,年初一次审核确定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未列入收费目录的一律不得进入企业收费。
6、县政府法制办负责公布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结果,各职能部门一律不得擅自设立和恢复已经明令取缔的审批项目。
7、各行政执法部门都要对改善投资环境做出公开承诺,按公开承诺的办理标准和办结时限为招商企业提供服务。
8、建立外商投资企业绿色通行证制度。对投资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招商企业,由县改善投资环境办公室、招商局、经贸局;交通局联合审发企业公务用车道路通行证,县内各收费站、检查站等对持证车辆不得收费。
9、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商业欺诈、制假售假以及敲诈勒索、挑衅滋事等扰乱外来投资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此项工作由县公安局牵头,协调技术监督局、工商局、卫生局等部门负责落实。
10、对不按规定程序进入企业进行检查收费和处罚的县直部门由改善投资环境办公室予以通报批评,影响较坏的对部门主要领导给予黄牌警告。垂直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上述规定由县政府将其违规情况通报其上级主管部门并建议调整工作岗位或调离宁城。
11、凡是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和干扰企业合法经营活动的违纪案件,要从严从重从快查处。对投资者和企业进行敲诈勒索、以权谋私、故意刁难、吃拿卡要的人员,给予调离工作岗位和党纪政纪处分,并按党风廉政责任制追究单位领导责任。
12、县改善投资环境办公室设立专门的举报电话,受理并查处破坏投资环境的举报案件。
13、加强行风评议工作,要把企业对部门的满意程度,作为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本实施办法由县招商局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