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春天粮食生产实施意见(2)

2010-06-18 00:16

  四、量质并重,推进结构调整

  以学习、贯彻和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契机,继续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努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和“一村一品”发展,着力建设一批优质水稻、专用玉米等优质粮生产示范基地,促进优势产业带快速形成。通过努力,力争全州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面积达到80万亩,其中国标二级以上优质稻50万亩;优质专用玉米面积达到50万亩。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

  五、增加投入,夯实农业基础

  农业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制约,长期以来被视为“弱质产业”,导致对农业的投入不足,农业资源利用率不高。要切实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把是否增加对粮食生产的投入作为对各级政府是否真正重视粮食问题的标准。要加强对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为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而出台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激发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要按照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安排落实专项资金,用于发展粮食生产。价格调控基金、粮食风险基金的安排使用也应向农业和粮食生产倾斜,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要遵循多年来“以措施保目标,以投入保措施”的发展思路,加大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的投入。

  六、加强领导,确保双增目标实现

  要夺取2007年大春增产增收,切实加强领导是关键。一是切实抓好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最低保护价收购、良种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进一步保护和调动种粮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特别是良种补贴必须严肃工作纪律,落实工作经费,始终做到“阳光操作、规范实施、农民受益”。二是继续实行目标管理。按照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要求,将2007年大春粮食面积产量指标层层分解,纳入政府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州农业局将继续对县市农业局实行目标管理,签订粮食生产责任书。三是切实加大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切实解决省、州项目实施的工作经费,中央财政对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要主要用于扶持农业生产。四是认真搞好农资监管。及早安排部署,切实加强农资市场监管,重点是抓住春耕备耕关键季节,以种子、农药、肥料为重点,加强对农资市场的清理整顿,对制假售假行为,从重从快打击,确保农民群众用上放心农资。五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各级领导要深刻领会中央“三个丝毫不能”的指示精神,统一思想认识,更加自觉地突出农业基础地位,更加主动地关心支持农业,更加务实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特别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到位。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分工协作,搞好技术、信息和市场服务。各级农业部门要在深化改革中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采取“政、技、物”结合,组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搞好技术培训,抓好示范样板,辐射和带动大面积生产,以“金农工程”建设为契机,推广“三电合一”信息服务模式,推进信息入户,为促进增产增收、构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2007年春天粮食生产实施意见(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房管局科学发展观实施方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