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期间有死亡人口的户,同时填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死亡人口调查表》
五、人口普查的方式
人口普查登记采用普查员入户查点询问、当场填报的方式进行。普查员应当按照普查表列出的项目逐户逐人询问清楚,逐项进行填写,做到不重不漏、准确无误。普查员调查完一户,应将填写的内容,向本户申报人当面宣读,进行核对。
六、区域划分与户口整顿
普查区域的划分坚持地域原则。以社区所辖地区为基础划分普查区。每个普查区划分若干普查小区,每个普查小区原则上按照约300人划分。各普查小区在地域上不能交叉、重叠和遗漏,所有普查小区连接起来,要完整覆盖全区。
公安部门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户口整顿方案》的要求进行户口整顿。全面、完整、及时的向普查机构提供普查所需的人口行政登记资料,包括按照普查区域范围的常住人口、外来人口、人户分离人口、无户口和应销未销户口等资料。
七、步骤与时间安排
我区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工作阶段(2009年7月至2010年10月底前)。主要内容为:
1.制定普查实施方案、工作进度安排、普查员手册和各项工作细则(2009年7月至2010年3月);
2.建立开发区和各社区两级人口普查机构,落实各级普查经费(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
建立区人口普查机构(2009年12月底前)
建立社区、各大公寓人口普查办公室(2010年4月底前)
3.展人口普查宣传工作,普查物资和数据处理准备工作(2010年1月至10与);
4.各级普查区域划分和地址编码(2010年3月至7月);
5.全面户口整顿(2010年5月至8月);
6.选调和培训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2010年7月至9月);
7.开展摸底工作(2010年9月至10月);
8.完成数据处理准备工作(2010年6月至10月)。
(二)登记和主要指标快速汇总阶段(2010年11月至12月)。
主要内容为:
1.普查员入户登记(2010年11月1日至11月10日);
2.复查、验收及主要指标快速汇总(2010年11月11日至12月)
(三)数据处理阶段(2010年11月底至2011年12月)。主要内容为:
1.普查表编码(2010年11月底至2011年2月底);
2.普查表光电录入(2010年12月至2011年3月底);
3.数据编辑制表、汇总(2011年4月至9月);
4.建立数据库、数据存储等(2011年10月至12月)。
(四)普查资料的开发利用与后期工作阶段(2010年12月至2012年)。主要内容为:
1.完成普查数据的评估与报告(2010年12月至2011年4月);
2.发布主要数据公报(2011年4月);
3.完善人口数据库,编辑出版普查资料及开发,普查工作总结表彰(2011年1月至2012年)。
八、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选聘与培训
(一)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选聘
1.普查员从职业技术学院相关专业应届生中选聘,普查指导员采取社会招聘与各社区工作站推荐合适人选相结合方式产生。
2.原则上每个普查小区配备一名普查员,每三至四个普查小区配备一名普查指导员。
3.人口普查的登记工作,由普查员承担,普查指导员负责对普查员的工作进行指导、检查。
4.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应当由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身体健康、认真负责、能够胜任人口普查工作的人员担任。
5.社区推荐人员的工资由原单位支付,其福利待遇保持不变,并保留其原有的工作岗位。
6.选聘的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劳动报酬由我区普查办人口普查经费中予以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