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对话在营销学中的意义(2)

2010-06-17 17:25


  1994年11月,“五缘文化说”(即对亲缘、地缘、神缘、业缘和物缘文化的研究)的首创者林其锬教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研究会十周年纪念会上,宣读了《五缘文化与世界华商经贸网络》一文,其精彩的演讲和深刻的思想打动了林有成先生,使他萌发了将“五缘文化说”与现代营销原理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的念头。在袁宝华会长“推陈出新、大胆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市场营销学”题辞的鞭策和鼓励下,在众多专家、教授的帮助下,花了三年时间,撰写并出版了《五缘文化与市场营销》这部学术专著,提出了中国营销管理模式。这部专著对中国本土营销学的创建,具有开创性意义。
  三、《营销学》领域的东西方文化对话探索
  首先,三次产业革命与思维方式演变。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预测和前提》一书中,总结了人类社会经历过的三次浪潮后说:“第一次浪潮的变革,是历时数千年的农业革命。第二次浪潮的变革,是工业文明的兴起,至今的历史发展甚至更快。第三次浪潮的变革可能只要几十年就会完成。我们正好生长在这急剧转变的时刻,因而在生活中感受到第三次浪潮全面的冲击。”这次信息革命浪潮的影响所及,预示着一个信息时代的来临。随着信息技术的诸要素内化于人们的思维。人类的认识结构将发生一系列变化: 单向性思维向多维网络性思维转化;接受性思维向创造性思维转化;从思维分析向高度分析基础上的新的综合方向演进;由静态向开放性动态方向转化。
  其次,华人的企业网像当今的因特网。华人经济实体其实就是一个靠宗族和同乡组成的公司和企业网。各企业之间层层联结,规模不断扩充,直到覆盖全球,因此像当今的因特网,此种网络并不限制成员的增加, 网络中没有统一的控制中心,任何一位入网成员都可获得最大限度的独立和自由。同时,网络的价值来自信息市场的扩充。在华人经济势力范围内,企业网络范围可以无限扩大,而且企业的自治意识又很强,没有权利中枢,大家遵循的惟一的一条共同法则就是:市场挂帅。这种特性在当今的世界经济中非常适用——既便于整体协作,又强调独立奋斗。华人建立了这样的网络,无异于如鱼得水,可乘机大展宏图。正如林其锬教授说的:“在社会活动中,任何领域都离不开人,离不开社会人脉关系——由人、财、物等构成的市场网络,归根结底是人际关系构成的社会网络,海外称之为‘人脉网络’。”
  最后,中国营销管理模式探讨。中国营销管理模式的提出,是中国本土化营销理论的一次创新。其基本理论依据是:基于“五缘文化说”的“社会网络”理论、西方的营销管理的“P”理论——即“营销网络”理论,以及与营销管理相关的现代法律法规精华。可概括表述为:以顾客为中心,实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守之以法”,其中“情”是基础,“理”是方法,“法”是保证,它是一个非纯理性的“情——理——法”相结合、相统一的三维结构。如下图所示:
  中国式营销管理模式图
  法是情与理共同发挥作用的保证,当情与法矛盾时,情必须服从法,以消除情的负面影响;当理与法发生矛盾时,理也必须服从法。
  总之,中国营销管理模式可以归结为:两个网络相结合,一个(法规)系统作保证,即人际网络加营销网络再加法规系统的保证,如下式所示:
  中国营销管理模式=(5R+2P)+4P+9L
  
  参考文献:
  [1]约翰·奈斯比特:亚洲大趋势[M].北京:外文出版社,1996
  [2]阿尔温·托夫勒:预测与前提—托夫勒未来对话录[M].北京:国际文化公司,1984
  [3]袁宝华:袁宝华经济文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
  [4]林有成:五缘文化与市场营销[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5]林有成吕庆华:五缘文化与市场营销新理念[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3,(2)
  [6]林其锬:五缘文化说[M].上海:上海书店,1994

东西方文化对话在营销学中的意义(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论色彩营销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