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营销看地域性景观设计(2)

2010-06-17 22:14


  城市的地域性景观设计有利于场所认同感与归属感也即城市场所精神的营造。人对环境的认同是建立在熟悉的基础上,而地域性的景观设计采用的内容、形式与手法是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所熟知的,人与景更能产生共鸣,更有利于交流。同时在熟悉的环境中有利于人的交往,从而产生群体意识,强化归属感。进而使城市更具场所精神。正因如此,具有地域性的城市景观才是人性的心灵港湾与最宜人的居住环境。
  一个城市的形象和个性,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城市景观。城市景观的形态是具象的,表现是多样的。诸如城市广场这样有代表性的城市景观往往成为展现城市形象与风貌的窗口。如果每个城市景观都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特色,那又如何发展旅游业,如何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如何走向世界。都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而民族性在某种意义上与地域性是等同的。严格而言,地域性的概念更小,民族性的范畴更大。正是因为地域性的城市景观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其设计方式已受到景观设计界的普遍关注。


  三、地域性的城市景观设计方式
  地域性在环境景观中的应用是多种多样的,怎样才能运用适当的方式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是每个景观设计师思考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景观设计实践中对其也有一番感悟。
  其一:城市景观设计应尊重地域、自然、地理的特征,适应场所自然过程,尽量避免对地形构造和地表肌理的破坏。设计师应以专业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场地固有的特性,充分发掘景观资源。否认“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围海造田”的做法。设计形式应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依据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及能量等。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
  其二:城市景观设计应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传统,研究其风俗习惯,保护城市历史文态。城市历史文态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意义、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对于人性的形成、人的素质和品格的培养,以及不同民族性格与精神的造就,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保护历史文态是塑造城市特色、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设计中用形象、寓意、象征的手法再现文化传承。融合当地文化和历史以及运用园林文学,借鉴诗文,创造园林意境。还可引用传说,加深文化内涵;题名题联,赋予诗情画意,达到与当地风土人情、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还通过对地方志的研究,寻找当地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历史人物,用艺术化的方式再现,增强人们对环境的认同,通过强化其历史文脉的源远流长,使城市景观更具场所精神。
  其三:城市景观设计应重视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古迹与遗址,并让新建城市景观与历史景观和谐共生。基于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成熟和实践经验的积累,许多国家的大城市既保护好应当保护的城市文化遗产,又使新建筑得以创新、发展,两者是共生、互补的关系。城市的景观是新老交替并存、统一协调,其结果是城市的特色反而更突出和加强,而不是衰弱。城市的景观环境建设不断向纵深和广度发展,研究人的活动与环境行为,精心设计出丰富多样的城市公共空间。
  其四: 城市景观设计应辨证地继承与发展传统形式。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地域性不等于地方传统建筑的仿古、复旧,地域性依然是现代建筑的组成部分,在功能上,在构造上都遵循现代的标准和需求,仅仅在形式上部分吸收传统的动机而已。可以是把传统、地方建筑的基本构筑和形式保持下来,加以强化处理,突出文化特色,删除琐碎的细节;也可以运用传统、地方设计的典型符号来强调民族传统、地方传统和民俗风格。其手法更加讲究符号性和象征性,在结构上则不一定遵循传统的方式。
  其五:城市景观设计应大量采用当地材料。植物和建材是构成城市景观的主要元素。当地材料的使用不仅是地域性的重要体现也是设计生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乡土物种不但最适宜于在当地生长,管理和维护成本最低,其与环境相协调的质感与色彩,都是人们所熟知的,具有亲切感的。所以保护和利用地方性物种也是时代对景观设计师的要求。

从城市营销看地域性景观设计(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售楼部开放期销售活动方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