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主题抓整改 建设和谐新农村(2)

2010-06-18 00:23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破除建设新农村的阻力

针对部分村组存在田、渠、路、水不配套的问题,我们积极筹集资金,出台优惠扶持政策,组织动员当地群众自发投工投劳进行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一是对交通不便的组,村总支协调一台碎石机和所有三材物资,由各组自己组织劳力维修。全村先后共扶持资金1.3万多元新修了7公里机耕路,维修了长达20公里的到组公路,解决了七、八两个组38户交通问题,实现了组组石子路、区区机耕路目标。二小区8户21人行路是个老大难问题,61岁的老党员唐义德操碎了心,去年腊月他联系其他几位党员挨家挨户做群众工作,动员村民自己投劳。他虽年事已高,劳力差点儿,但还是当起了总指挥,坚持带头每天上工。在工地上,他对党员群众说:“路不修好,我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算是白搞哒,我的整改就不能过关”。在他和党员的带动下,起早摸黑,共投劳200个,改路基30米、挖土方50立方、碎石150立方,经过半个月的施工,完成道路的维修改造。二是对六组农户缺水问题,村总支一班人实地查看后,研究确定了最佳方案。村总支投入扶持资金4000多元新修水井3个,引水管道2000多米,解决了23户农民的饮水困难。三是对5户边远农户用电难问题,村总支扶持3万多元购买了电线和电杆,组织全村党员干部进行义务接线,先后投工120多个,解决了5户农民用电问题。四是积极引导村民按照“三改一建”的要求建设生态家园。村支部鼓励农户新建沼气池,每建一口沼气池除上级扶持800元外,村配套扶持100元,仅2005年兴建沼气池193口。通过村总支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党员群众的建设热情持续高涨,使和平村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可靠保证。

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添建设新农村的活力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通过征求意见,我们了解到农村业余文化生活匮乏,是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为解决好这一问题,村总支一班人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先后共投资10多万元,村里投资近万元,建立了藏书达5000册的村级图书室和歌舞厅,解决农民查阅科技书籍难的问题;建起了村级有线电视网和广播室,解决看电视难的问题,全村电视用户248户,并定期开办自办节目,每星期召开一次广播电视直播会议,安排部署全村工作,发布科技信息,宣传好人好事。我们还主动到县科技局争取了一台电脑,在村内开通了宽带,定期从网上下载最新市场信息通过有线电视告知千家万户。同时,还在每个村民小组建起了一个科技文化中心户,组织村民定期学习。每年元旦、春节、“三八”、“五四”、“七一”、“十一”都组织村民开展庆祝活动,活动内容有传统的玩狮子、舞龙灯等,及时进行政策形势教育,以满足村民文化需求,建设农村文明新风。今年“三八”,我们组织全村妇女召开庆祝会,评选表彰了10名巾帼致富能手、10名好儿媳,并在全村举行了以新农村建设、农业科技、婚育新风等为主要内容的知识竞赛。

五、开展困难群众帮扶,凝聚建设新农村的合力

我村大多数农户通过调整结构,依靠科技,实现了脱贫致富目标,但仍还有7户因老弱病残、智力低下等原因,生活仍然相当困难,为帮助这7户农民摆脱贫困,村总支根据各农户特点,实行干部和党员定点帮扶,每3名党员、1名村干部帮扶一个贫困户,由村干部具体负责组织,帮助制定发展规划,定期指导生产技术。无资金投入的,按照“村里拿一点、干部扶一点、自己凑一点”的原则,帮助组织生产资金,用于购买良种、化肥等。在这次学习教育活动中,所有党员都分别到所联系户家中进行了走访,25名党员共拿出资金1200元,村投入扶持资金2000元,已帮助7名特困户制定了发展规划。目前,共落实烟叶面积34亩,蔬菜27亩,养猪26头,预计全年可增收2万多元,户平可增收3000元。75岁的老党员马绍秀,一家四口人,儿子弱智,儿媳残疾,小孙子年仅6岁,生活十分艰辛。二支部书记刘明根结对帮扶。去年,自掏腰包帮助购买蔬菜种子,发展蔬菜5亩,生猪5头,家庭全年收入突破了万元。今年,帮助她们刷白了房屋,改建了厨房,使她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通过开展帮扶活动,使全村无职党员找到了发挥作用的平台,为实现共同致富打下了基础。同时,也提高了党员在群众中的地位和威信,从而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紧扣主题抓整改 建设和谐新农村(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学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提高阶段工作方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