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5)
2010-06-15 20:28
3、积极倡导新风尚。树立社会新风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引导农民树立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观念和文明意识。以“文明在农家”为载体,积极适应广大农民群众求知、求乐、求富的需求,开展“学习在农家、娱乐在农家、美德在农家”活动,狠刹赌博风、封建迷信风、违章建房风,创评勤劳致富户、遵纪守法户、文明示范户,努力促进乡风文明。
4、积极发展新事业。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事业,着重推进“一厅七室三中心”为主要内容的村级服务中心建设,切实发挥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服务功能、阵地作用、统筹作用、示范作用和集聚作用。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五项工程”,努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人口计生事业,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实行农村公共卫生工作项目管理制,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制,向农民免费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等服务。建立农民健康体检制度,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健康水平。巩固提高调频广播“村村响”和有线电视“村村通”成果,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
(三)坚持“两个面向”,大力实施文化工程,进一步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围绕越乡文化名市建设目标,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积极开展反映群众生活、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努力打造体现越乡文化特色、弘扬×××人文精神、群众喜闻乐见、具有强大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不断推进基层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1、着力打造*乡文化品牌。立足*乡特色文化优势,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做足文化名镇、名村、名园、名人和名品文章。以***为契机,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和宣传,举行寻根故乡行活动,开设专栏,*****进一步打响“***”品牌。鼓励扶持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民营剧团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立足我市文艺创作的优势领域,充分发挥专业创作队伍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业余创作爱好者的积极性,着重在文艺创作、民间工艺创作方面推出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精品力作。加强文化研究,在整合近年来我市文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文化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充分挖掘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进一步做好***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工作,争取列入“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着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开展“先进文化在×××”主题活动为重点,继续运用“××××”和“电影广场”等活动载体,重点组织开展大展演、“百部影片进社区”、“千场电影送农村”等活动,更多地为群众提供乐于接受、便于参与、寓教于乐的休闲娱乐文化产品。继续以广场文化为龙头,积极推进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开展群众参与面广、接受度高、形式多样的小型民间文化活动。精心组织开展青少年艺术节、夕阳红艺术节、农民艺术节和全市家庭才艺大赛等系列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
3、着力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健全的文化阵地网络,是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平台。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抓好城区、集镇、农村三级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继续加快艺术村、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以及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更好地发挥其阵地作用。继续以挖掘、整合、繁荣村落文化为重点,积极抓好村镇“八个一”建设。广泛开展文化结对帮扶活动,市级有关部门、各级文明单位要继续帮扶结对镇村建设文化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村级图书室、健身房等文化场所,以满足广大农村和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坚持统筹发展,扎实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建设,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教育、体育、卫生、计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石,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始终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努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建设。
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