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建设的历史成就(5)

2010-06-17 16:54

  总之,尽管“文革”初期曾给工程建设造成一定影响,但是“三线”建设者们排除种种干扰,最终按照党中央的指示、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项工程建设任务。

  同时,“三线”建设确实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如:建设规模过大,要求贪大求快,有的仅算政治帐不求经济效益,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浪费等。有的地区(如贵州)在规划施工中,机械、片面地理解和执行“靠山、分散、隐蔽、钻洞”的方针,将每个工厂、甚至每个车间都规划建设的极为分散,甚至有的地区还出现了“村落式”、“瓜蔓式”、“羊拉屎式”的……。但是,从全局来看,“三线”建设的决策英明、正确,建设成就极其伟大。没有当初的“三线”建设,就没有现在的西南、西北的工业基础。

  特别是四川,既是“文革”受灾最重的地区,也是建设成效最显著的地区。目前,四川的工业在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经成为钢铁、电子、电站成套设备、重型机械、汽车、化肥生产基地。四川的许多高精尖产品,中外驰名。如:现在牌子很响的“长虹电视机”,就是绵阳搞雷达的厂子生产的。到1985年,四川的社会总产值达到1023.25亿元,1991年则实现翻番,达到2591.77亿元,曾一度排到全国第5位。这些都与“三线”建设时打下的基础分不开。


三项建设的历史成就(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切实抓好党的作风建设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