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21年巴南区党建工作总结(5篇)范文(4)

2021-10-09 15:02

(二)落实资金,奋力推进。加快农村通畅工程建设,资金保障是关键。我们在落实建设资金过程中,创新工作思路,多措并举,多渠道、多形式筹措建设资金。共筹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约17亿元。一是积极融资贷款。为了更好的落实贷款资金,区公路公司通过土地臵换、财产抵押、资信担保等多种途径,想尽千方百计,通过农业发展银行、工商银行、浦发银行、新华信托等多家金融机构落实农村通畅工程贷款资金,特别是今年来已落实贷款资金近8亿元,为推进全区农村通畅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二是积极争取各方资金。通过全力包装项目,努力争取中央和市级补助资金。并在全区有关部门、镇街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广泛发动,采取群众筹资、社会赞助、本级投入等形式,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6000余万元,保证了农村通畅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

(三)加强管护,保障畅通。一是对全区通畅工程实施后的道路集中交由区公路养护段进行管护,使养护的技术和资金得到了保障。二是提高了乡、村道路的养护补助标准,由区财政每年安排600万元用于全区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三是整合了道路养护工区,加大了道路巡查力度,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整治。四是规划新建和改建道班房30座,切实改善道路养护基础条件。五是规划建成了小泉、红炉、百节、石滩、天明、羊鹿、五布、姜家8个固定治超检测站,开创了我区治超工作新局面。同时招聘交通协勤人员,建立了6个流动治超巡查中队,专门对辖区主干道路实施治超巡逻检查,有效遏制了车辆超限超载行为,已累计查处超限车辆9万余辆次,切实保护了路产路权,确保了道路完好。六是建立了工程质量督查警告制度和“一项工程、一名责任人”的责任制度,从社会中聘请了38名公路工程质量义务监督员,确保监督覆盖率达100%、工程合格率达100%。

(四)成效显著,各方满意。目前,通过全力推进建设,我区农村公路“镇通畅”的建设目标已全面实现,通镇通畅率已达100%,通村通达率已达100%。全区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近17亿元,完成公路新建改建项目600余公里。特别是在金融政策调整的情况下,2010至2011年两年内全区将计划实施农村公路26条210公里,预计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资金8.57亿元。农村公路的迅猛发展,有力促进了我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旅游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全区通镇、通村公路路网的逐步形成,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通行条件,方便了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安全便捷出行,真正赢得了上级组织的高度赞扬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多次被市交委评为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先进集体并在全市交通工作会上作经验交流。

三、港口码头建设取得新成绩

(一)认真编制发展规划。由我委牵头编制完善了《巴南区港口总体规划》、《巴南港口物流规划》和《长江巴南河段岸线利用规划》,并以此作为指导认真研究我区港口码头发展。

(二)全力推进码头建设。一是建成了佛耳岩滚装码头。结束了我区无正规港口的历史,标志着巴南及周边区域经济配套服务的水路通道正式开通,开辟了巴南航运事业的新纪元。该码头是市级重点工程之一,一期工程总投资约1.3亿元,已建成年吞吐能力15万辆的 400车位滚装泊位一个;年吞吐能力40万吨的3000吨级多用途泊位一个,目前二期工程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我区负责的进港道路建设工程目前已完成立项、工可、施工图设计、BT融资和建设方案等工作,正在进行国土预审意见、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预计将于明年开工建设。二是投入530万元建成了麻柳嘴复建码头,达到了三峡175米水位形成后停泊1000吨级以上船舶的要求,满足了不同水位船舶的停靠,有力推动了我区港口码头事业的发展。

(三)强化港口码头管理。一是加强服务指导。主动深入港口码头开展“一对一”的帮助服务工作,为航运企业积极提供业务和技术指导,受到了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营造了水运发展的良好环境。二是加强安全监管。进一步落实港口码头安全管理责任制,切实加大日常检查和监管力度,确保全区水上安全零目标,渡口连续25年实现安全渡运。三是加强规范整治。结合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切实加大了对港口码头市容环境的规范整治力度,督促港口经营企业签定市容环境自律公约,自觉遵守市容管理规定,确保了码头管理的规范、整洁、有序。

四、公交站场建设取得新成果

我区专门成立了站场建设项目部,抽调专职人员3人,兼职人员8人,进行征地拆迁和各种矛盾的协调,确保了外河坪公交站场和鱼洞交通换乘枢纽项目正式启动建设。外河坪公交站场(占地约176亩),由市公交站场集团作为投资建设业主,并于2010年9月20日开工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有10余条公交客运线路、318辆公交车进站运行和停放,可满足800—1000台公交车辆的维修保养,将成为李家沱地区公交客运的大型换乘中心和维修基地,目前通过全力推进,土石方挖方23万方,填方50万方,管理用房二层结构正在施工,站务楼基础完成,综合管网已完成500米。今年已投资建设资金2500万元(不含征地拆迁费用),预计2011年9月20日全面竣工。鱼洞交通换乘枢纽(征地约183亩,其中站场建设用地145亩)已确定由重庆交通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投资建设业主,拟建成集轻轨换乘、公交车站、长途换乘、出租车待客等多项功能融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换乘枢纽,该项目目前已取得市规划局下发的选址意见书和红线附图,现国土资源部已对交通换乘枢纽用地下了批复,交投司已正式与区政府签订了鱼洞交通换乘枢纽合作协议;同时与区征地办签订了征地拆迁协议,已完成土地放线、打桩工作,区征地办已组织召开了村、社动员大会,公示已经结束,补偿工作即将开展;征地红线内的天然气管网已进行了拆迁。预计2010年12月底完成征地拆迁工作,2011年初启动建设,2012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五、客运管理实现新突破

(一)公交改革率先推行。根据全市二环内公交改革政策,涉及我区退出的班线客运车辆达500余辆,占全市2000多辆公交改革车辆的四分之一,班线客车退出的数量居全市主城区第一。面对客运矛盾突出、驾售人员众多、再就业压力大、社会高度关注、群众期盼值高等问题,我委全力对上协调,得到了市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区四大家领导多次专题研究,审定了公交改革实施方案。同时我委多次组织召开了座谈会、征求意见会,广泛吸纳各方建议,积极深入客运企业认真做好行业的稳定工作,并组织专门人员深入镇街、村社、居委会及基层群众,散发公交改革宣传资料,开展宣传引导工作,努力营造公交改革的良好氛围,率先在全市推行公交改革。一是优化了主城公交线网。已投放城区环线公交车110余辆,鱼洞、龙洲湾、李家沱城区三环线公交网络已全面形成,鱼洞至主城核心区基本实现公交全覆盖,打造了巴南“靓丽的流动风景线”。二是补充了公交运力。专门对全区运力不足的客运线路进行了调查论证,制定了公交运力补充方案。

精选2021年巴南区党建工作总结(5篇)范文(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精选2021年互助社党建工作总结(5篇)范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