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进一步完善行政权力网上透明运行平台建设。按照深入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要求,今年我们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在上一轮行政权力清理的基础上,对照部门职能,对现有的行政权力项再次进行职权梳理,包括新权力项的增加和不符合要求权力项的剔除,完善权力项名称和审批流程,进一步充实我局行政权力库,确保做到所有事项全覆盖。目前行政权力库里有行政许可事项x项、非行政许可审批x项、行政确认x项、行政征收x项、行政给付x项,行政处罚xx项、行政裁决x项、其他行政执法xx项,共xx项行政权力。
三是进一步完善行政指导工作。今年在特殊工时审批、外国人办就业证、民办教育机构审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资格认定等重点环节,加强行政辅导;在劳动合同签订终止、社会保险费征缴、加班费及工资支付、规范用工、制定规章制度、签订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规范职业中介和劳动争议仲裁调解等方面给予执法提示。截至xx月底,累计服务企业xxxx家,其中外资企业xxxx家,提出行政警示xxx项、整改告诫xxx项、行政建议xx项,向企业发放劳动保障实务手册和宣传资料近x万份,体现了刚性执法和柔性指导的有机结合,有效促进了企业的和谐发展。
六、强化法制宣传力度,为“法治xx”创建提供坚强保证
紧紧围绕建设“x省法治县(市、区)”、人社系统“六五普法”规划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一是制定人社系统“六五”普法规划。从指导思想、主要任务、总体目标、时间步骤、工作措施等方面规划人社系统xxxx-xxxx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组建一支xx人的人社系统“六五”普法志愿者队伍,深入基层进行宣传法律法规政策。
二是结合重大节日活动,深入一线进行法制宣传。结合每年的“xx·x”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组织业务骨干和“xxxxx”咨询员参加柏庐广场大型法制宣传活动,通过展出展板,发放政策法规宣传资料,现场接受市民咨询等方式,使群众增强了法制观念,提升了维权意识。通过每年年初的两次“三下乡”走进社区、区镇、“春风行动”等活动,为劳动者提供关于就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等方面的咨询,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满意的法律咨询服务。
三是广泛开展《社会保险法》、新《工伤保险条例》宣传活动。在x月开展“社会保险主题宣传月”、x月下旬开展“社会保险法宣传周”活动中,市区、各区镇联动,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大力发动社会、媒体和网络的力量,全面展开宣传活动。通过局网站设立宣传专栏、在全市xxx个社区、村劳动保障平台液晶显示屏不间断的播放宣传标语;编印《社会保险法》单行本xxxx册;同时在社保、就管经办机构、乡镇、街道、社区服务平台等办公室场所张贴主题醒目、简洁实用的宣传海报;x月xx日结合xx市第六届“阅读节”开展广场咨询活动,在柏庐广场零距离地向群众宣传《社会保险法》、新《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版报展览等形式在全市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社会保险法》的高潮,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四是积极开展企业人事干部培训活动。x月对全市范围的用人单位负责人、人事干部、工会主席进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培训。发放编印的政策法规读本xxxx份,通过集中授课讲解浅显易懂的案例向用人单位宣传法律法规政策。x月在诚信服务月期间,专门组织全局有关科室负责人共xx人组成法律法规咨询团,利用一周的时间到全市各区镇,为辖区企业提供法律法规现场咨询活动。同时推荐业务骨干加入市“六五”普法讲师团,举办法制讲座和培训班,宣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
五是充分利用宣传媒体,大力宣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通过在《xx日报》上开设《社会保险法》宣传专版、与电台开办 “行风热线”直播节目、拍摄以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为主题的《法治xx》专题片、畅通“xxxxx”劳动保障咨询电话等不同形式,围绕广大群众关心的社会保险、工伤认定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宣传。
七、积极推行行政调解,加大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力度
大力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推行行政调解,努力构建“五位一体”的大调解网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在xxxx家企业建立了调解组织和联络员制度。充分发挥其劳动争议处理“第一道防线”作用,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的用人单位劳动争议调解格局。
二是加强各区镇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加强诉调对接、裁调对接,及时有效化解劳动争议。各区镇成立了包括司法、劳动、公安、招商中心、信访等部门在内的劳动争议联动工作小组和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聘任有资格的仲裁员、人民调解员、专职工会干部、规模企业工会以及人事干部担任劳动争议调解员,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行政调解,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三是完善劳动保障法律服务工作站与律师事务所联系人制度。建立仲裁指导制度,充分利用劳动保障服务窗口,为劳动争议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和仲裁指南,引导当事人合理诉求,依法维权。目前,已接待群众法律咨询xxxx多人次。
四是建立健全与xx市人民法院联系互动机制。今年由法院在仲裁院、开发区、玉山、花桥、张浦设立五个劳动争议巡回法庭,每周五派法官分别进驻五个劳动争议巡回法庭开展工作,就地审理案件,接受当事人的咨询,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室的工作,对不服仲裁裁决的当事人进行法律释明或诉前调解,并建立健全定期巡回审判制度、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定向联系机制、联席会议机制、仲裁裁决结果定期反馈、人民调解员培训机制、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八大工作机制,率先将劳动争议巡回法庭延伸到各区镇仲裁庭。
今年以来,我们在依法行政工作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对照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公众要求,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一是法制宣传广度和深度不够,需进一步加大力度,深入基层,特别是要注重提升社会广大群众的劳动保障法律意识。二是在执法监督方式方法上缺乏灵活性,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创新执法监督的新方法、新措施。三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队伍的整体执法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