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交通先行。做好“十四五”规划上报的交通项目衔接,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省和县计划“笼子”;积极争取靖黎高速早日建成通车,做好各项协调工作;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不断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加快村组道路建设步伐,争取镇村公路安保工程,努力提升道路养护水平;加快xx、地祥、棉花等村通组、团寨道路硬化,实现地祥、xx、棉花上锹地区互联互通。
坚持民生保障。完善各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促进产业增产增收,多方筹集建设资金,进一步升级电网,完善有线电视覆盖和宽带网络覆盖,完成垃圾处理厂建设、污水管网建设、雨水管网建设及绿化亮化工程,以完美的服务和完善的环境来促成镇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
坚持旅游发展。借助县委“旅游活县”战略,强化以xx苗寨、高枧侗寨、棉花苗寨为代表的民族团寨保护和建设,加强对xx、棉花、小岔三村国家传统村落的申报项目的协调落实,实施Sxxx省道沿线村寨“穿衣戴帽”工程,进一步引导xx、xx、xx、xx村为中心的红色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带成型,争取将xx旅游作为县西南旅游线主要节点融入县“一点两线多点”为核心的旅游布局。
(三)推进精准扶贫,全力推进小康建设。精准脱贫工作是“十四五”期间的重大政治任务,更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按照“五个一批”要求,到xxxx年,要全力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两个确保”的目标,确保贫困群众如期脱贫、同步小康,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一要“去穷志”。通过横幅、宣传标语等多种途径,持续开展扶贫方针政策宣传,引导贫困群众树立法纪意识、市场意识和自我发展脱贫的信心,改变固有的认贫、认命,自我放弃、被动改变的贫困思维和陈旧习惯,激励开放视野,解放思想,主动参与、主动发展,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的志气和士气。
二要“去穷智”。要把精准脱贫放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去实践;善于学习和借鉴扶贫先进方法,脱贫先进经验,发展可行路子。按照县里“六帮扶、十落实”的精准扶贫工作要求,精准施策,大力落实开展“十个到村到户”行动,着力推进产业扶持到村到户行动,扶持各村因地制宜构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依托生态环境和少数民族风情,建设美丽村寨,发展生态文化民族旅游;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国土地质灾害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切实改善贫困农户生存和发展条件;切实推进低保兜底、医疗救助、危房改造、教育救助培训工作,确保扶贫资金和项目专款专人专用;加快实施贫困村水、电、路、讯、房、环境“六到农家”基础设施建设;结合“三联七到户”、“一进二访”等活动,扎实开展党员示范引领和结对帮扶行动,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四)加大民生保障,全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坚持民生为本,统筹为要,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重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让群众享受更多改革发展的成果。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xx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整合资源,综合办公,创新工作方法,简化办事程序,实行一站式服务,不断提高办事效率,提升便民服务质量。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动养老、医疗保障全覆盖;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教育助学制度,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现实生活问题。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支持扶助个人自主创业,加大就业困难人员援助力度,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落实好对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各项救助政策,完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切实提高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
坚持不懈抓好计生工作。坚持保持计生工作全县先进行列,加大计生优质服务,推行“诚信计生”,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坚持利导机制,帮扶计生贫困家庭,切实提升计生工作总体水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保持合理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以建设“平安xx”为目标,加大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严打整治,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强化信访工作责任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以群众情绪疏导、社会矛盾协调、社会治安防控为重点,完善社会管理机制,深化群众诉求代理机制,强化信访主渠道作用,妥善处理人民群众的矛盾,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强烈问题。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强化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突出抓好“三合一”场所、道路交通和重点企业的安全监管和治理,及时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完善基层党建,全力夯实基层基础。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领导干部要带头抓经济、抓项目、抓发展,通过强有力的领导,形成团结和谐、共同向上的社会氛围,推进各项工作落实。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重视发挥老干部、老同志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积极作用,把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凝心聚力,共谋发展。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深化创建“五个好”党组织活动,力争到xxxx年,全镇xx%以上的村级党组织达到“五个好”目标要求。通过公推直选、公开选拔等形式,选拔更多的德才兼备的能人担任村干部,完善村干部队伍建设和保障激励机制。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立足岗位作贡献、创先争优争先锋,使创先争优既丰富生动,又务实有效。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健全党员设岗定责、服务承诺等制度。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实施党员素质提升工程。积极做好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工作,坚持党员标准,注重改善结构,切实提高全镇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