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聚焦创新转型,抓好产业升级争先行动。坚持创新驱动总基调,加快发展要素集聚,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提升平台能级。利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契机,推进伟星拟上市集聚区扩容提升,高标准做好钓鱼亭工业小镇、铁路经济区全域规划用地修编,着力打造现代化产业平台,促进优质企业集聚发展。育强产业主体。加快推进“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做强骨干企业、做大规模企业、做专做精做特中小企业,力争年内实现小升规x家,新增亿元以上企业x家,实现税收超千万元企业x家,完成工业技改投资x亿元以上,新引进高层次人才x名以上,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优化营商环境。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措施和各级惠企政策,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完善政企沟通协商机制,共建“亲上加清”的新型政商关系,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三是坚守两山理念,抓好乡村振兴争先行动。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统筹补齐环境短板。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加大工地扬尘、工业废气、秸秆焚烧等整治力度,严格控制新增污染源,守牢生态红线。深入开展“五水共治”,继续抓好农村生活垃圾、厕所、污水“三大革命”,重点做好临邵路污水主管线、钓鱼亭污水泵站、街道垃圾中转站等工程建设,提速推进大田平原排涝二期外排工程,启动琅坑溪滩头至铁路站段河道整治工程。持续深化“三改一拆”工作,加强“两路两侧”“四边三化”点位整治,加大违法建筑查处力度,稳控新增违建,确保完成全年拆违x万平方米以上,稳步推进“无违建街道”创建。持续做优农业经济。完成xxxx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稳定粮食生产。深入实施三文鱼、草莓、蓝莓、柑橘等产业提升工程,用好“中国水库胖头鱼之乡”“邵家渡草莓”等金字招牌,加大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力度,不断擦亮邵家渡农业“金名片”。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全力做好牧原股份生态生猪养殖项目落地保障工作。统筹谋划全域旅游。全力抓好灵湖至xx主题精品线路建设,完成xx村美丽乡村二期工程,有序推进年坑村古村落保护开发。谋划灵湖—xx逆溪亲水廊道建设,完善临海县委旧址、枧桥鼓非遗展示馆、尚斌书院等点位修缮布局,推进民宿农家乐产业规范化建设、标准化运作,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促进村集体增收,引领农民致富。
四是强化统筹协调,抓好社会治理争先行动。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新局面。守牢平安底线。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加强重点人员、重点场所管控,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各项任务,切实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构建更加严密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深入开展消防、道路交通、危化品、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巡查和约谈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提升治理效能。大力整顿信访生态,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高效化解信访积案。持续推进街道、村两级矛调中心规范化建设,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率,继续加强全科网格建设,切实把人员力量下沉到网格,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网格。全力做好“民转刑”省级现场会参观点建设各项工作。落实关键小事。打好质量兴教组合拳,加快推进中学和中心幼儿园改扩建,做好小学校网整合优化,发挥好乡贤教育基金激励作用,全方位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文化下乡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着力打造村级特色精品站点,新建文化礼堂xx家。深入推进“健康邵家渡”建设,加快邵家渡卫生院钓鱼亭分院建设,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和分级诊疗体系,不断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严格落实低收入农户结对帮扶制度,稳妥推进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规范工作,强化兜底保障。
四、全面强化政府自身建设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将坚持依法履职,规范行使行政权力,加快职能转变,提升政务效能,深入实施数字化改革,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建设科学民主的法治型政府。坚持用法治理念推动工作,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促进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权限履行职责,自觉接受街道人大工委依法监督,广泛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让政府决策充分体现人民意志。
二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突出实干导向,强化风险意识,持续排查解决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解题破题中狠抓落实、推动发展。坚持以服务为己任、以服务得民心、以服务树形象,确保为民服务事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以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群众期盼。
三是建设高效便捷的数字型政府。加大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力度,提高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全力构建更规范、更高效、更优质的政务服务体系,争取更多的民生服务事项实现就近办,切实提升为民服务效率。
四是建设廉洁正气的清廉型政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整治“四风”问题,切实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人民政府形象。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将更多财力用在保民生、补短板、促发展上。在项目建设、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加大监管力度,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不断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