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全力抓好信访和矛盾纠纷化解。在“Gxx峰会”、十八届六中全会和“x会议”等期间,对可能引发缠访、重访、非正常上访人员及矛盾纠纷进行大排查,结合市、区开展矛盾纠纷精准排查和精细化解专项行动及信访“三年”活动工作要求,街道制定了方案,将排查出来的人员,实行街道领导、干部包案制,随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转化工作,遇有特殊情况及时上报。对一般矛盾纠纷和突出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情况,及时通过矛盾纠纷云平台报送。重点做好辖区xx公司东方赛纳小区业主维权上访工作,及时关注业主维权动态、信息发布,做好辖区购房业主上门摸底调查工作,及时掌握业主思想动态,做好政策解释,为区里决策部署争取了时间。一年来,街道共接待来访群众xx件xx人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xx余起,化解成功xx余起,化解成功率xxx%。街道目前无一起重大矛盾纠纷,没有赴省进京上访情况发生。
三、特色工作亮点纷呈
xxxx年,街道结合自身实际,在工作理念和工作举措上主动求新求变,力促工作接地气、有实效,街道法建工作多次受到省、市、区法建办视察指导,先后接待了x壮族x区司法厅、xx市司法局、xx市司法局等一批外地领导参观指导。
(一)“法治社区”创建向小区延伸。在去年创建“法治社区”成效的基础上推进“法治文化小区”建设。一方面,抓好设施提升,植入法治文化元素。在辖区鹭洲观澜小区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开阔思路,创新方法,在小区内建法治文化墙、法治文化微景观,办法治文化展等多样形式进行法治宣传,通过这些载体使居民的法治意识有明显的提升,逐步达到“遇事找法、办事循法、解决问题用法、维权靠法”的效果。另一方面,抓好居民x,融入法治观念。在鹭洲观澜小区推行社会治理“楼栋八大员”管理机制。以小区楼栋为单元,倡导“远亲不如近邻”理念,在每个楼栋选出楼栋联络员、安全员、调解员、宣传员、文体员、环境监督员等,明确各自职责,引导居民群众共创平安和谐小区。同时建立“三栏一公约”(民主协商议事栏、活动展示栏、温馨告示栏和楼栋x公约)制度,每月开展一次“楼栋文化日”主题活动,每次都有法治文化内容,让楼栋居民在活动中拉近了距离,增进了和谐氛围,提高了x水平。今年x月、x月、xx月、xx月,社区已分别举办了四届“楼栋文化活动日”活动,活动形式“接地气”,现场“高人气”,居民都表示迫不及待期待下一个楼栋活动日的到来。
(二)“八大员协商共治”受居民“点赞”。今年以来,街道为推动居民x,通过“党建引领、多方参与、法治保障”,大力推进“八大员协商共治”机制(即以党小组长、社区干部、业委会主任、物管公司负责人、志愿者和公安、城管、律师“x+x”的模式推进基层民主协商,引导居民树立法治思维),街道指导x个社区均成立了“民情理事会”,开通了“我爱我家”民主协商手机微信群,居民遇到难题时就地及时召开民主协商会来讨论解决,极大的提高了办事效率。今年来街道各社区已陆续召开了xx余次民主协商会议,已成功解决小区治安和物业管理问题xx多个,受益群众达xxxx余人次。问题解决了,争议摆平了,居民心平气顺了,全年,街道辖区矛盾纠纷发生率较去年同期下降了xx%。目前,街道辖区居民参与小区x管理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纷纷走出家中参与到“自己家园自己建”中来,居民议事会受到群众真心“点赞”。
(三)“四语”工作室筑牢“心防”工程。中央提出了构建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位一体”的治安防控格局。为此,街道在抓好社会治安防控人防、物防、技防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行“心防”工程建设,街道通过心语、夕语、青语、她语“四语”工作室创建,打造“四语”品牌,弘扬“语”文化,为各个年龄层次的不同人群排忧解难,提供人文关怀,精心构筑“心防”工程,实现了群众心平气顺、安居乐业,社会风清气正、和谐稳定。一是缓解了社会维稳压力。“心语”工作室成立以来,已累计接受群众心理咨询xxx余人次,成功进行一对一心理梳导案例xx起,顺利化解一般纠纷xxx起,矛盾萌芽第一时间得以化解,避免了冲突升级,有力缓解了社会压力。二是解决了老有所养问题。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老年人文体活动,“夕语”工作室先后服务辖区老人上万人次,x所日间照料中心有效解决了辖区老年人“白天没处去、吃饭没着落”的困扰,x家社区养老中心为xxx余名老人提供了托老、养老服务,有效解决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三是预防了青少年违法犯罪。每逢“春节”、“六一”、寒暑假等时期“青语”工作室都会组织开展相关爱心志愿活动,xxx余名留守青少年从中受益,为xx名高(中)考失利学生进行了心理抚慰,帮助他们重拾信心,避免了自暴自弃,误入歧途。四是保障了妇女合法权益。各社区“她语”工作室组建巾帼文艺演出队伍xx多支,经常组织开展育龄妇女免费生殖健康服务,为家庭妇女提供就近就业岗位xx多个,化解家庭暴力纠纷xx余起,最大限度维护和保障了妇女权益。同时,充分调动“社区大妈”队伍力量,自发组织开展群防群治,义务宣讲国家政策方针等。
(四)法治“好声音”引发群众共鸣。一是全方位宣传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充分发挥基层宣传前沿阵地作用,利用社区板报、宣传栏、LED屏和标语、横幅等传统方式,借助街道微信公众号、《xx网》xx频道、社区“我爱我家”微信群等新媒体,大力倡导法治理念,营造法治氛围。二是举办专场晚会促法治观念入脑入心。xx月xx日晚,街道在太平桥社区文化广场举办了一场综治法治专场文艺晚会。晚会以“平安xx镇、和谐好家园”为主题,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办,区委政法委、区委宣传部、xx公安分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等部门单位联合协办。晚会围绕综治和法治创建工作,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向居民群众重点宣传工作好政策、好举措,唤醒居民自警自觉守法意识,引导群众共治共建美好家园,引发了群众强烈共鸣。三是积极筹办“法治家庭”创建活动。借助社会组织和爱心企业资源,拟在社区层面筹办“法治家庭”、“平安家庭”、“文明家庭”等创建评选活动,通过系列评选活动,带动居民参与,进一步推动法治理念向基层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