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是执政目标、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和执政党自身建设的有机统一,这四个方面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变得更加清晰,它让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为紧密、历史与现实的交集更显悠扬。这四个"全面",如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棋盘"上的战略"四着",着着都下得好、下到位,就能互为犄角、满盘皆活。深入学习领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真正掌握贯穿其中的科学方法论,就能指引党和国家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更加坚定有力的步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披荆斩棘、大步前行。
九鼎生辉昌华夏,三阳开泰奋炎黄"。中国共产党这个有着8600余万党员的先进集体,正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期冀,在中国这个正在快速崛起的古老东方国度里,牢牢依靠"四个全面"这一锐利思想武器,主题突出、渐次铺开,稳健破解一个又一个的时代难题,从容铺就民族复兴的盛世画卷,在实现全面小康的伟大征程中阔步迈向。
精编大学生四个全面战略学习心得体会参考范文【六】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从提出“四个全面”到现在,每一次的活动中都在不断强调,让“四个全面”成功的深入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脑海。“四个全面”不简单!
“四个全面”——宏观的本质
“四个全面”,不是一角之景,而是宏伟的蓝图。四个全面是构筑繁荣中国的坚实基架,四者缺一不可。每一个“全面”,都是一整套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四个“全面”加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四个全面”——主动的选择
“四个全面”的出现不是一个偶然。后,进行了四次引人关注的活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到广东考察工作、纪念“八二宪法”颁行、制定“八项规定”。这四次活动,正与“四个全面”相对应着。可见,运筹帷幄,早已开始。而“四个全面”的形成也是一幅严谨的路线图:从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始,到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再到四中全会要求“全面依法治国”,最后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示“全面从严治党”形成了“四个全面”。去年年尾,“四个全面”的提法第一次公之于众,这一布局已然是成熟。
“四个全面”——立足于现实
“四个全面”是中国发展的必然性选择。正如所说,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四个全面”正是立足于中国国情之上的,是符合我国的现实发展的。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时代潮流,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从严治党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四个全面”是中国和中国人民阔步走向未来的关键抉择。
精编大学生四个全面战略学习心得体会参考范文【七】
春天的脚步,奏响催人奋行的乐章。今天,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万众瞩目中拉开大幕。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齐聚北京共议国是,光荣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我们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时光在回溯中尤显不凡。全面深化改革元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本届全国人大在以XXX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依法行使职权,各方面工作成效显著。
惟其艰难,方知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这一年,无论是开展第一个国家宪法日活动,大力弘扬宪法精神,还是修订环境保护法、预算法、行政诉讼法等重要法律,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无论是对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等重大法律问题作出决定,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还是抓住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加强预决算监督、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大问题,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都得到切实增强。作为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刚刚度过60岁生日的全国人大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垒筑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动力。
“四个全面”为早日实现中国梦擘画出清晰路线图。协调推进这一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用独特、不可替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政治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关键一环,始终需要人大在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发展、政治体制改革上接力爬坡。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形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统一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始终需要人大在科学立法、执法司法监督和民主发展等方面久久为功。全面从严治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固本强基,始终需要人大提供坚实的法治支撑。波澜壮阔的“四个全面”伟大实践,为人大充分发挥根本政治制度优势、激发创新活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舞台。
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加速提升人大履职能力,正逢其时。坚持立法先行,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将为依法治国提供必要前提。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加强对法律实施情况和“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对有效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至关重要。深化和拓展代表工作,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关键所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以人民之心为心,让人民对改革积淀更多获得感,使法治明灯在人民心中闪耀,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任重道远、使命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