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优化服务方面
x.业务信息不能互通共享。部分行政许可事项需集中审批,办理审批的业务又涉及上级部门众多专网,专网之间、专网与政务服务网、“赣服通”网上审批平台之间均不能互联互通,制约“一网通办”,使得部分事项在网上审批后,仍需现场递交纸质材料,已在实体大厅办理的部分事项,还需填补网上流程,造成“二次录入”或“多头办理、多头审批”,影响审批效率。
x.政务服务中心运行不规范。从县级层面来看,县行政服务中心分为总部、一部、二部,办公不在一起,导致群众办理多项事情时要跑几个地方,且现有布局也不能满足“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核、统一窗口出件”政务服务统一要求。从乡镇层面来看,大部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场地面积不达标,设施简陋,功能不全,部分乡镇未配便民服务中心主任,队伍力量偏弱且不稳定,工作人员都是身兼数职,导致中心运转和工作开展不顺畅,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上有差欠。
x.政务服务效能不够高。一是审批机制待完善。因办事环节多、服务流程不优、审批时间长,导致“跑多次”“多头跑”的现象仍有发生。群众和企业反映较突出的有三方面:x农村住房房产证审批时间长,有的农户建好房子后两、三年都没有领到房产证。x工业项目入园审批环节多、审批时限长,需经过十多个职能部门、三到六个月才能审批完成,有的甚至要一年以上。x新材料产业园内企业迟迟办不了证,从xxxx年首个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至今,有企业xx家入驻,因入园标准越来越高,导致企业提交的审批手续不全,目前没有一家企业办下了土地证、房产证。二是服务水平待提升。政务服务体系不完善,缺少统一的政务服务标准和规范。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发挥欠佳,线上受理和线下运作两头跑的情况依然存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级便民服务点发展不均衡,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村级便民服务点发挥作用少。三是服务意识待增强。部分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业务能力滞后、工作效率低下,企业和群众办事依然会遇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情况。
三、推进我县“放管服”改革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继续精简各类行政审批事项,关键是在提高“含金量”上下功夫,以精准放权增强群众“获得感”。要聚焦社会需求,建立群众“点菜”机制,把群众和企业意见集中、反映强烈的事项作为减权放权的重点,大力削减企业投资、项目入园、资格许可认定、教科文卫等领域审批事项。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深入研究按领域放权的具体举措,把该“放”的全面下放,该“简”的及时精简,该“清”的彻底清除。
(二)确保下放权力接得住。要开展简政放权“回头看”,对承接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指导乡镇做好后续衔接工作,对“接不住”“用不好”等问题研究提出解决办法。建立健全“事权、人权、财权”对等保障机制,加强乡镇队伍建设和经费保障,尤其是县直有关部门要克服“一放了之”的思想,根据乡镇“放管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让乡镇有条件、有能力承接好审批事项。
(三)强化执法监管责任。强化清单的执行落实,切实把监管责任和措施落到实处,防止监管“缺位”和管理“真空”。深化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整合执法职能和机构,发挥执法大队作用,开展县直部门与乡镇联合执法,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等问题。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随机确定检查对象和检查人员,及时公开检查结果,杜绝权力寻租现象。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跨部门执法联动响应和失信约束机制,让失信者一处违规、处处受限。
(四)提高政务服务效能。一是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清单的编制与公布。进一步明确服务流程和办理时限,开展政务服务“六减一增”专项行动,让群众办事更明白、更方便、更快捷。二是将县乡村三级服务中心打造成高效便民中心。尽快启用新市民服务中心,高标准打造智慧大厅,将一部、二部与总部整合,与群众相关的业务都进驻,真正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学习市东乡区的做法,新市民服务中心实行“一窗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的集成化审批服务,在大厅设立“一窗受理”综合咨询台,方便企业和群众查询行政审批事项的办事指南、办理情况等。着力推进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标准化、便民化建设,优化大厅窗口设置,将原各站所分设的办事窗口整合为综合窗口,培养“全科”干部,实行“全科”受理,推行“全科”服务。推进村级便民代办点建设,发挥村(社区)委会为民代办作用,利用村(社区)电商快递代办点合理设置便民服务代办点,从村(社区)现有村组干部、在村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及党员中选拔人员作为代办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三是大力推进“三集中三到位”。各部门、各单位将所有行政审批职能集中到一个股室,成立行政审批股,并将该股集中进驻行政服务中心,行政审批事项向电子政务集中,事项进驻到位,审批授权到位,电子监察到位。成立县行政审批局,实行综合审批、一颗印章管到底,并按照“编随人走、人随事走”原则有序整合审批权限和力量,早日实现群众办事“进一扇门、找一个人、盖一个章、办全部事”。四是破解“信息孤岛”。依托“x政务服务网”、“赣服通”、“掌上永丰”等政务服务网上平台,推动实体大厅向网上大厅延伸,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凡具备网上办理条件的事项,都实行网上受理、网上办理,并统一网上政务服务出入口,实现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数据同源、数据互通,推动“一次录入、大家共用”和“一个数据用到底”,逐渐增加身份证“一证通办”事项清单。推行永丰县与温岭市“跨省通办”的做法,拓宽合作区域,方便在外务工的永丰人办事。五是推进工业园区体制改革。成立园区审批局,将符合实际需要、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审批权限赋予园区,实现“园区内事园区内办”。建议对企业申请开办时间、投资审批时限设定明确的量化指标,以硬性约束倒逼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建议实行园区厂房有别于商住房的审批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