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篇党员干部阅读《梁家河》一书个人心得体会合集(2)

2021-10-25 18:29

  拿到《梁家河》,映入眼帘的便是习近平同志说的这句话: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我带着习近平同志为什么会来到梁家河,这个地方又有什么大学问的疑问打开这本书,细细品读完发现,梁家河不仅仅是习近平同志思想得到升华和净化的地方,更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书中习近平同志带着法宝团结观扎根农村、扎根群众,带领村民沟口打坝、建x省第一口沼气池、办铁业社、设代销点、开缝纫社、磨坊、种菜园、打甜水井、办扫盲班等,离开梁家河后依然关注它的发展,为村民通电、修小学、修桥等,正因为心里装着人民,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这些事情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把它做好。在进行农民化实践的同时,习近平同志也不忘读书、修身。

  他把劳动外的所有时间都用来读书,从字典到名著,从古代到近现代,从本国到他国,他几乎读完了那个时代所有的文学书籍,正因为这样,他看问题才会比别人多样化、深度化、全面化,才有了现在的脱口而出。

  作为一名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在____的这个特殊的平台上,更应该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团结观,深入基层、融入群众、扎根__;同时要多读书、读好书,增加知识面,提高文学和理论素养,不断学习各种办公软件,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做全面发展的__人,与__携手并进,让我因__而自豪,__因我而骄傲!

八篇党员干部阅读《梁家河》一书个人心得体会合集【三】

  习近平同志曾在一次自述中讲到:“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身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他说:“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使我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而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在那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都能处变不惊,克难而进!”。

  按照局党组的安排,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赴x梁家河学习,深刻体会习总书记当年插队梁家河七年的知青岁月,深刻感悟习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领导情怀!

  当年,习近平等15名x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号召上山下乡,来到延川县梁家河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村民打坝淤地、发展沼气、修筑梯田、植树造林,在村里建立磨坊、裁缝铺、铁业社、代销店等,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梁家河村历届村“两委”会贯彻党的富民政策,带领村民艰苦创业,建设美丽乡村的艰难历程和巨大变化。习总书记在2015年2月13日重回梁家河村看望乡亲们的感人细节更使我深受感动。

  梁家河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梁家河精神是我们党员干部励志的范本,我要在工作中努力践行,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以实际行动弘扬梁家河精神,为群众多办事、办好事。

  一是坚定信念。排除思想杂念,作“追赶超越”的铁军,坚定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努力让个人奋斗与人社“追赶超越”“同频共振”。

  二是不忘初心。作为党的干部,特别是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只有扎根群众、服务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才能开展的好,才能做出有利百姓的实事好事。

  三是坚持学习。习总书记曾说:“我爱好很多,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在梁家河时,他除了劳动,就是到处找书、看书,常常看书到深夜,曾跑30里路去借书。这给我很大震撼。而这,是在那样艰苦的条件和繁重的劳动之余做到的,对比今天的自己,有什么理由不坚持学习、不勤于学习因此我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态度养成乐于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好习惯,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的能力。四是戒浮务实。从人社工作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干工作,着力发挥党员作用,成为“追赶超越”的最大动能,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自觉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立足岗位做奉献,勇于担当有作为,不断提升工作水平。

  这也是我学习梁家河精神的一些感悟,我要将这些感悟到的精神情怀融入思想认知,带入工作实践,努力为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八篇党员干部阅读《梁家河》一书个人心得体会合集【四】

  习当年为了解决群众喝水问题,带领村民打了水井。在我的家乡沙洲坝,也有一口井,那是苏区时期毛主席带领红军战士打下的“红井”,所以我感到沙洲坝与梁家河很有缘。从这两口井,让我们看到了一代代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情怀。

  瑞金市沙洲坝镇洁源村党支部书记 曾小生

  日前,瑞金市沙洲坝镇洁源村党支部书记曾小生结束了梁家河村考察之行,谈及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篇时,他说最让他印象深刻的便是感受到从知青插队7年后,先后四次来到梁家河村,心中始终装着梁家河的父老乡亲们,对农民兄弟的深厚感情。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不同场合多次说过这句话,特别是梁家河的经历让他对这句话深有感触。村支书是党群关系的桥梁和纽带,换句话说,就是要多接地气。

  “村支书是抓好《若干意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第一责任人。”曾小生说,作为村支书,对比习当年带领村民艰苦创业和今天梁家河的发展变化,我们感到差距很大。他认为,村支书就是要心中有一本账,村民想什么,最需要什么,我们就要干什么。比如,我们要对村庄整治、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工程进行逐项逐条梳理;精确细化到田园化建设、土地流转、产权登记等,结合实际规划好,积极向上争资立项,同时把自身造血与输血有机结合起来。

  “一个梁家河带起来,千万个梁家河跟上来。”曾小生表示,要认真向梁家河学习,立下愚公志,打赢扶贫攻坚战。


八篇党员干部阅读《梁家河》一书个人心得体会合集(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乡镇政府重点项目发展工作总结报告范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