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网络舆情信息个人工作总结汇总

2021-10-25 18:31

  舆情对领导干部而言也是一道关卡,领导干部无论在工作中或者生活中都要做到廉洁自律,作风正派。当前企业处于转型期,很多突发事件会在网络上激化,很多不实言论经过有意的放大和无意的助长,都会演变成一场事件,如果领导干部没有舆情处理能力,就很有可能使得事件越加升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度网络舆情信息个人工作总结汇总”,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2021年度网络舆情信息个人工作总结汇总【一】

  今年,信息科坚持以宣传舆情、信息、调研和网络工作为重点,本着全面、及时、准确、实效的原则,切实加强宣传调研信息与舆情信息工作,为领导科学决策带给服务,为实现全市宣传思想工作目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年截止到10月份中宣部发舆情信息200篇,其中中央领导批示14篇,中宣部发业务通讯单篇一篇。

2021年度网络舆情信息个人工作总结汇总

  省委会宣传部发4篇,x发工作信息在全市处于前3名的位置。调研工作今年共报调研8篇,其中《永煤文化现象的调查》、《永城着力做大做强面粉产业》分别被《x日报》和公安部办的《社会与法》第一期发表。今年永城新闻网与大河x;对突发事件的监控,处理工作;与搜狐网对接进行网上直播了19、20届中国围棋名人战实况。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应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信息调研在工作中越来越重要。在开展宣传信息调研工作中,我们深入研究,正确定位,提出了信息调研工作为加强和改善宣传思想工作,为加强党的执政潜质服务的总体思路,按照这个思想,提升了信息调研工作的地位,畅通了信息调研工作的路子,提高了做好信息调研工作的用心性,从而带动了全年的宣传信息调研工作。

  二、抓强化,夯实信息工作基础

  做好宣传信息工作离不开一支优秀的宣传信息队伍,为此,我们一向为培养宣传信息队伍作发奋。今年召开4次宣传信息专题会议,研究工作,培训队伍,已经初步在全市构成了较良好的宣传信息运行工作机制。

  1、职责分解到人,分解到单位。建立了信息工作职责分解制度,并对各县(市、区)委宣传部及宣传文化系统一级机构上报信息的数量、质量及资料做了具体的要求,分解到每个月,落实到每个人,并把信息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加强了督查检查。

  2、突出重点。围绕重点工作,挖掘重大题材,发挥重要作用,要求信息员务必深入基层搞调研。凡是上报中宣传部的重要信息,我们要求信息员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材料,透过切身体会,深刻明白相关活动的重大现实好处。

  三、抓优化,提高信息工作质量

  信息稿件质量不高,就没有交流传播的价值,即便是数量多,也无济于事。因此,我们把提高信息的质量作为信息工作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信息质量第一”的观念,推动信息工作由“收集”向“加工”转变,花大力气加强信息调研工作,探索“初级信息一调查研究一深度信息”的路子。

  为此,我们提出“四抓”:宏观信息抓高度,不断增强政治职责感和政治敏锐性;经验信息抓深度,科学归纳宣传思想工作的典型经验;常规信息抓角度,透过开掘、加工和提炼,使信息新意迭出;突发信息抓速度,建立限时报送、严格审核、职责追究机制。

  四、抓沟通,强化信息工作合作

  信息工作是一门上下联动的工作,只有及时掌握上级宣传工作动态,了解基层宣传工作状况,才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在如何掌握上级部门的工作动态方面,我们提出了“三多”,即多读理论文章,多看电视新闻,多于上级部门联系。透过多种渠道,及时掌握和了解上级部门的工作需要,做到宣传信息稿件因需而供。这样做,不但能够得到他们一些中肯的意见和推荐,同时也获得一些信息线索,这样就更有利于信息的报送和采用。

  持续与基层信息队伍的紧密联系,我们要求各乡镇、市直各单位,明确专职的宣传信息员,并建立档案,经常联系。今年不定期将继续召开宣传信息专题会,就宣传工作资料、年度工作重点及信息需求等作专题培训,用心培训信息队伍的业务工作潜质,我们还用心与各新闻媒体加强联系,达成共识,合力开创局面。

  五、全员发动,群策群力

  反映的是整个宣传文化系统的重要工作,仅仅依靠一两个人是不行的,务必发动广大宣传文化系统的干部共同参与这一工作,构成“领导带头、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我们在系纳内部建立了信息上了工作机制,以《永城宣传信息》为基础完善系统内部信息报送制度,保证信息质量和数量。一方面大力培养宣传信息队伍中的骨干力量,一方面结合建设学习型机关,规定每个同志都有报送信息的义务职责,并按科室下达目标任务。

2021年度网络舆情信息个人工作总结汇总【二】

  有关数字显示,我国互联网网民达到3亿,成为世界上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互联网不仅成为国人进行沟通和获取消息的重要手段,也成为广大网民反映民情、表达民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渠道。

  互联网的虚拟性、隐蔽性、匿名性,带来意见表达的便捷性、随意性,使得个体网民不用再顾忌“沉默的大多数”而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真实的看法,甚至宣泄自己的不正常的心态,或表达见解偏颇,制造、传播不实信息,以至出现网络暴力。每一个网络舆论监督事件,都有可能成为理性公民监督政府的手段,也有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网络恶性群体性事件,甚至通过人肉搜索等多种方式直接对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和组织合法权益构成巨大的侵害。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闻跟帖已成为网民直接表达心声的一个重要渠道,时政类新闻更是网民参与度最高的新闻类型。网民仅简单用一两句话表明自己的观点,这种“快餐式”的参与方式更近似于一种情绪表达。一旦碰到某些容易触发网民消极情绪的敏感新闻(如腐败问题、贫富悬殊、股市震荡等),网民的情绪渲泄很容易通过新闻跟帖大量汇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网络舆论发生偏离,相对集中的偏颇观点容易带来群体的盲从和冲动。

2021年度网络舆情信息个人工作总结汇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在市政务服务推进会上的工作总结报告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