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事迹彪青史,传承尚须后来人。为引导官兵更好地学习老兵张富清英勇善战立军功、平常心态看军功、深藏功名不居功的英雄事迹,这个团及时发起向英雄老兵张富清学习活动。他们利用营区广播、板报橱窗等广泛宣扬张富清先进事迹,组织官兵观看张富清视频短片,围绕“向张富清学什么”“学张富清怎么干”等话题,组织体会交流和演讲讨论,不断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
深学英雄事迹,点燃练兵激情。这个团还注重把学习张富清活动与团队正在开展的群众性练兵比武结合起来,引导大家立足岗位学、围绕实战练,官兵的训练热情被不断激发。在刚刚结束的“创纪录、破纪录、树标兵”比武竞赛中,该团官兵打破多个课目纪录,取得11个单项第一和总评第一的好成绩。
八篇学习张富清老人优秀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汇总【四】
尘封63年的军功被发现后,张富清不愿接受媒体采访。他说:“那么多战友都牺牲了,比起他们,我有什么资格显摆自己的功劳?”儿子给他做工作:“把您的故事讲出来,能激励很多人。”
于是,面对一拨又一拨的来访者,95岁的张富清又一次拿出了当年的“突击队员”作风。他用一条腿撑起身体,忍着病痛,讲述平日里并不愿过多回忆的战火纷飞的岁月。
突击队员,是张富清的“老本行”。1948年3月,24岁的张富清参军,在历次战斗中都是冲锋在前。由于作战勇猛,当年8月,他便被连队推荐火线入党,成为预备党员。老人回忆,那时候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几乎天天在行军打仗,每次战斗自己总是主动要求担任突击队员。
“突击队员就是‘敢死队’,是冲入敌阵、消灭敌军火力点的先头部队,伤亡最大。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党需要的时候,越是艰险,越要向前!”张富清说,自己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为党和国家牺牲是光荣的。
张富清其实也怕,战争的残酷让他在几十年后仍会在深夜里突然惊醒。令他记忆深刻的永丰战役,“一夜之间换了3个营长、8个连长。”
那是1948年11月27日夜,张富清作为班长,和两名战友组成突击组,扒着墙砖缝隙攀上永丰城墙。他第一个跳下去,冲进敌群,端着冲锋枪猛扫,“突然感到头顶好像被人重重捶了一下,后来又感觉血流到脸上,用手一摸头顶,一块头皮翻了起来……”
那天晚上,张富清击退外围敌人后,冲到一座碉堡前,刨出一个土坑,将捆在一起的8颗手榴弹和一个炸药包码在一起,然后拉弦引爆。他独自坚守到天亮部队进城,炸毁两座碉堡,缴获两挺机枪。此役,他荣获军里的一等功。
新中国成立后,将军功勋章藏于箱底的张富清,却没有忘记自己突击队员的军人本色。
1954年,组织告知已是连职军官的张富清,湖北省恩施地区条件艰苦,急需干部支援。“我是党培养的干部,党需要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本来可以凭军功留在大城市的他,又一次担任起“突击队员”,带着结婚不久的妻子,赶赴鄂西深山。
在来凤县的30多年里,张富清一次又一次地主动担任“突击队员”——
当时的三胡区粮食短缺,干群关系不好。担任副区长的张富清,时常在村民家里一蹲就是二十来天,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让村民看看共产党的干部是什么样。”三胡区当年就顺利完成了为国家供粮、为百姓存粮的任务。
原卯洞公社最偏远的高洞片区深居大山,不通水不通路,老百姓常常吃不上饭。时任公社革委会副主任的张富清,在班子成员分配片区时抢先选了高洞,住在村民家的柴房里,带领村民们肩挑背扛,修出一条能走马车、拖拉机的土路。
“张老真可以说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曾和张富清在卯洞公社共事的田洪立感慨。
老兵暮年,气概不减。88岁时,张富清的左腿截肢。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为了让子女“安心为党和人民工作”,他凭着一名突击队员的坚毅,术后一周就忍痛下床锻炼。他给自己做了一个简易推车,手扶车子用一条腿顽强地站了起来。
迎难而上,为党和国家而战的突击队员本色,张富清保持了一辈子。
八篇学习张富清老人优秀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汇总【五】
老英雄张富清同志60多年历经风雨,深藏功名,仍甘守清苦,遭受困厄,仍能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张富清同志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曾荣获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团一等功一次,并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和师战斗英雄称号。转业时他选择到了条件最艰苦的来凤县,扎根30年,为民造福,带领群众一起放炮眼、开山修路,为来凤县带来了新气象,用实际行动见证了共产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
记得张富清同志在接受采访中说到“牺牲的战友没机会向组织提任何要求,我有什么资格显摆战功。”这句话深深地触动着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退伍军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仔细反思,反思自己在工作中是不是存在追求名和利,而一时遗忘了初心和使命,丢失了公仆情。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以张富清前辈为榜样,提高思想认识,提升政治站位,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心向党,发挥共产党员先进性,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心向国家,把国家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敢与同危害国家事业的敌对势力作斗争;心向人民,就是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人民群众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在实际工作中,端正思想态度,认真学习钻研业务知识,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两转一提一抓”为契机,发扬锐意进取、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敢于担当、善于奉献,把实事办好。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广安而努力奋斗。
八篇学习张富清老人优秀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汇总【六】
今年,国内各大行为媒体争相报道一位来自湖北来凤县95岁战斗英雄的故事,他的身份是一名银行退休干部。几十年来默默无闻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连家人都不知道他曾是一名战功赫赫的英雄,这名老人就是近日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张富清。他用六十年的坚持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品行和奉献精神,他的不骄不躁和低调品行为全国的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而又深刻的党课,值得广大党员和政府公职人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