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持续“减负担”,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全面落实税收优惠。对于已经明确和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细化工作措施,不折不扣将政策落实到位。要切实做好宣传培训工作,努力使每一名纳税人和缴费人都能及时了解政策、全面掌握政策。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税收领域“放管服”改革和“一次办好”改革,从征管、执法、稽查、服务等多方面创新突破,不断优化管理服务举措,以更高的便利度和满意度,为纳税人和缴费人带来更多获得感。坚持“无风险不检查、无审批不进户、无违法不停票”,尽可能减少对企业不必要的干预和打扰,营造公开透明、法治规范的税收环境。三是持续优化办税流程。继续深入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对涉税业务流程进行再梳理、再优化。深化电子税务局建设,使办税过程更简、方式更多、成本更低、体验更好合理配置办税资源,科学配备窗口岗位,灵活调控不同场所、不同时段间的业务量分布,实现错峰办税,减少排队等候。四是全面加强办税厅管理。严格落实导税服务、首问责任、资料预审、容缺受理等一系列制度和办法,建立服务质量监测机制,着重加强日常监管,实现办税服务厅业务规范、环境建设、内部管理、外部评价、服务人员综合素质五大要素全面提升,努力争取更好成绩,树立服务新形象。
(三)紧盯“防风险”,完善税收治理体系
一是扎实推进依法治税。将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作为推进依法治税的重点工作,进一步优化完善相关制度办法,紧盯税收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排查风险点,用“三项制度”破解执法难题、提升执法水平。持续开展“打虚打骗”专项行动,坚持“打、研、改、防”四位一体,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深化税警协作,做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化“黑名单”和联合惩戒制度落实。全面开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整治工作,坚决遏制各类涉税违法行为,形成“打击一户、规范一片、震慑一方”的效果。 二是强化税收风险管理。加快政策、业务、技术的融合,形成以行业为主、税种为辅,相对准确高效的风险分析应对体系。创新大数据下风险管理的方式,开展风险识别,筛选高风险纳税人,采取控管、控票等措施开展应对,并从中总结特定风险管理事项规律,由事后向事中、事前管理延伸。 三是强化大数据管理。健全风险发布、推送、应对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依托金税三期数据平台和全县综合治税网络,深化第三方数据综合应用。树立数据管税意识,不断提升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的能力,将税收数据应用贯穿税收征管各领域、全过程,用数据增强对税源管理、风险管理的信息化解读和挖掘,不断提升大数据管理水平。
(四)围绕“夯基层”,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一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不断纠正“四风”。综合运用“四种形态”加强监督执纪,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防止小错误演变成大问题。进一步加大监督执纪力度,加强压力传导,促进责任落实。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干部培训工作统筹整合,分级分类制定教育培训和干部长远培养规划,推进干部的分级分类、全覆盖培训。建立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在队伍建设上深入研究,从教育培训、提拔晋升、表彰奖励、减轻负担、青年成长等各方面发力,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