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党员干部学习愚公移山精神心得体会八篇【一】
“泰山之霤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毛相林在任村主任的40年时间里,主要的工作,就是带领群众修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是什么力量鼓励着他坚持40年修路的决心不动摇、带领群众致富的决心不松劲?就是因为他咬定一个目标,就是要把路修通;他坚定,路修通了,群众就能致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在新时代传扬毛相林“山凿一尺宽一尺”的新时代“愚公”精神,就是要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在任何困难面前都做到不畏难、不退缩,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认定目标坚持干、久久为功长久抓,一锤一锤敲掉面临的困难,一锄一锄挖出前行的道路,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最终干成事、办好事。
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写到:“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这则关于李白读书的传说,道出了一个道理,就是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下足狠功夫,下定决心干,才能取得最终成功。穿行于太行深处的红旗渠,是林县人民在10多年时间里,逢山凿洞、遇水架桥,铸就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红旗渠精神,是林县人民“愚公”精神传承的生动写照。我们干事创业,就是要始终做到稳得住心神,静得下心来,不为任何干扰阻拦,不被任何困难吓倒,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条一条落实好上级的决策,一件一件干好承担的工作任务,一个一个兑现作出的承诺,跑好历史交给自己的“接力棒”。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干事创业需要始终咬定目标、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日积月累,在积跬步中行至千里,在积小流中汇成大河。无论是塞罕坝林场几代人筑成的“绿色长城”,还是右玉县历任县委书记带领干部群众坚持60多年植树造林、改造山河,还是“时代楷模”黄大发带领群众36年修成的“大发渠”,靠的都是持之以恒的决心、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苦干精神。复兴路上,需要的就是像愚公移山那样,坚持年复一年的实干苦干,保持代代相传的不懈拼搏,才能避免让宏伟蓝图变成“水中月”“镜中花”。当前,“十四五”蓝图已经擘画,行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我们传扬愚公精神,以“山凿一尺宽一尺”的恒心,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代接着一代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在日日为继、久久为功中改天换地、福泽百姓。
2021年党员干部学习愚公移山精神心得体会八篇【二】
要干成事,还是少点智叟、多点愚公好”、“当一任干部,就要创百年基业”……连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省委书记周本顺撰写的评论《山区致富需要愚公精神》,深入贯彻市委会议精神,认真开展学习郭成志精神、推广前南峪经验活动。大家纷纷表示,要高扬“两面旗帜”,学习愚公精神,创百年基业,做百姓喜爱的好官,加快推进“三个发展”。
威县组织各级党员干部对前南峪和郭成志“两面旗帜”进行认真学习和讨论。大家纷纷表示,“两面旗帜”是今后自己工作的动力,要以前南峪和郭成志为学习榜样,扎实苦干,不畏困难,“比”作为、“争”上游,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要克服小富即安的思想、沾沾自喜的心态、好高骛远的心理,着力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
南和县委书记李超英表示,南和正处于爬坡赶超的关键时期,要推进“三个发展”、建设“三个南和”,特别是尽快摘掉贫困帽,实现群众脱贫致富,需要郭成志的 “当代愚公”精神和前南峪人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干劲儿,更需要千千万万个像郭成志和前南峪“两面旗帜”一样的党员干部群众,有这种精神和干劲,才能有信心、有底气、有动力,加快发展步伐,确保早日实现脱贫,全面建成小康。(下转第三版)。
(另段)“郭成志和前南峪人的治山精神,比愚公移山的精神还要伟大。”桥西区中华街道办干部王兴说,郭成志那句“心中有百姓,眼里就有‘向往’的活儿、手上就有‘奋斗’的事儿”深深触动了他,今后要把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努力建设美丽社区,让群众住得舒心、出行放心、生活安心。
桥东区组织各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前南峪和郭成志。桥东区三合庄是我市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试点村之一,党支部书记辛五须说:“前南峪取得的骄人业绩,关键是有务实、坚强、干事的带头人。我们要始终心系群众,走出一条具有田园特色的生态发展之路。”
市交通局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前南峪和郭成志。局长王明新认为,大家要进一步组织学习,高扬“两面旗帜”,发扬愚公移山和前南峪精神,持之以恒地做好本职工作;交通干部要像郭成志带领群众治理前南峪那样,修路富民,创百年基业,做百姓喜爱的好官。
市规划局积极开展“学习、总结 、推进”等一系列学习前南峪和郭成志活动。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等各种形式,在全局营造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谋事务实的工作风气。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前南峪人的治山精神,认真做事、科学谋事,为推动建设“三个邢台”奠定规划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