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注重教育,超前防范,把治标与治本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是注重教育,防微杜渐。我们通过"三讲"教育、"警示"教育和"权利观"教育等活动,通过正反两个方面典型事例的教育,重点解决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问题,要求大家不断强化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和群众意识。同时,把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内容作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重点考核,重点检查。对党员、干部,通过党校、市民学校讲课、专题讲座,帮助大家树立群众观点,端正服务与管理的关系,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对居民群众,也通过党校和市民学校的教育,帮助群众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了解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了解国际国内动态;正确看待社会现象,正确看待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正确看待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街党校每个学期的第一堂课必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的内容。两年来,专题组织讲课、看录像、辅导等形式的廉政教育20余次。我们还注意典型引导的激励作用,挖掘和树立了一批廉政、勤政的典型。我街处级干部左宏同志的事迹在全区大会上作了宣讲。今年,我们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学习宣传,组织辖区的先进人物做典型事迹报告,巡回宣讲,用身边人教育群众,提高了教育的感召力和说服力。通过广泛教育,提高了大家为民服务的自觉性,融洽和密切了干群关系,增进了上下的相互理解,也提高了廉洁自律的自觉性。
二是关口前移,超前防范。街道工作联系千家万户,关系群众利益,繁杂琐碎又事关重大,处理不当极易引发不稳定因素和上访事件的发生。我们采取关口前移、重心下沉、超前防范的策略,坐诊"改成"出诊",变上访为下访。一方面依托街道和居民区治保、调解、帮教、综治组织,形成办事处、居委会、楼院相结合的三级防范和信息网络,使各类矛盾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努力消灭在萌芽。另一方面建立社情动态例会制度和重大情况报告制度,定期分析社区中的不安定因素和可能造成上访的因素,掌握信息,了解动态,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同时,街领导班子成员每月确定一天为信访接待日,到各自联系的居委会直接听取群众意见,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始发阶段,从而有效地减少和控制群众上访的发生。两年来,全街党政领导干部下访1000多人次,为群众解决难题办实事200余件。
四、转变作风,深入群众,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转变作风,贴近群众,真心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是防止和减少群众信访举报问题发生的长效措施。我们重点抓了三点:
一抓作风转变。我们抓作风转变就是从与群众利益关系密切的具体实情抓起,把"一切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作为我们工作的基本准则,真正树立群众工作无小事的观点。我们突出作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政务公开,从街机关到居委会都实行了办事制度和办事程序的公开,让群众心明眼亮;二是热情服务,对所有工作人员都规定了文明用语,实行了"三不准"的服务承诺;三是方便群众,我们专门设立了办事大厅,实行一站式服务,尽可能简化办事手续。同时,把工作向居民区延伸,把方便送到家门口。在决定社区建设的各种事情时,尽量考虑多数群众的要求和需要,有些尽管是好事,在群众没有真正理解前也不硬办。
二抓工作落实。把转变作风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化督促检查,强化推动落实。班子成员每周要有深入基层的安排,每次班子会要通报深入基层的成果,每次生活会要交流深入基层的体会。各职能科室也从减少会议、减少在机关布置工作做起,切实把工作做到居民区,把问题解决在社区楼院,把温暖送到居民家中。
三抓办事效率。我们在处理群众信访事件中立足一个"快",保证一个"实",对不同类型的信访举报事件,严格限定时间,保证处理解决的质量。凡因不负责任、推诿扯皮造成后果的一律追究责任。对突发性事件,党政一把手要亲自到位指挥,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要入户做工作,保证不激化、不延误。严谨的工作态度,快捷的工作效率,赢得了群众的满意和支持。几年来,没有出现因我们工作失误造成的集访、越级访事件。
由于措施得力,工作到位,有效地减少和避免了群众信访举报问题的发生,为辖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为群众的安居乐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进一步促进了街道党政工作的整体发展。我街连年被区委、区政府评为街道工作先进集体、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等几十项荣誉。还被评为市级防矛盾激化先进单位,辖区被评为市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