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当前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1、重点项目配套产业链招商延伸不足。在招商引资工作中,重点关注招大引强,忽略了配套产业的招商,导致未能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特别是对于引进总部型企业(项目)的上中下游及关联企业的招商力度不够,影响了产业的延伸和发展。
2、破解市区资源共享服务招商工作办法不多。长江新城地块征收、拆迁、清零等方面我区均已付出多方努力,但市级考核未涉及招商引资项目考核属地原则,不纳入我区招商引资项目范畴,项目数据未能与市级共享,影响我区考核数据。
3、“四新经济”龙头产业招商成效不够。与先进发达城市和城区相比,“四新经济”在我区的发展还不完善,特别是“新技术”方面的无人车产业,“ 新业态”方面的新零售模式,在我区有待进一步发展。
4、商贸结构不优,支柱产业增长乏力。我区销售大户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棉花、钢材等大宗商品,零售业态主要以汽车销售、医药等传统行业为主,新兴产业、龙头企业支撑作用不强。在新的增长点支撑作用不足的情况下,支柱产业、重点企业一直处于高位增长,继续保持较高增幅难度较大。
5、企业转型制约全区外贸出口整体水平。我区重点外贸企业长航外经,外贸进出口额占全区的比重约xx%以上,由于企业管理架构的转变,将逐步收缩船舶出口业务。受其船舶出口间隔时间长、单次出口数额大、企业转型等因素影响,导致我区外贸出口出现较大幅度波动。
二、获得的荣誉
xxxx年被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授予“xxxx年度招商引资绩效考评优胜单位‘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出贡献单位’”称号。
三、xxxx年主要工作思路
xxxx年,区商务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和重要讲话精神,紧扣落实“一芯两带三区”和“四个中心”发展要求,抢抓增创优势战略机遇期、产业转型全面攻坚期、崛起振兴加速推进期“三期”叠加机遇,不断创新创业创特色、提速升位快发展。继续保持奋勇争先斗志,全力实施“xxxx”xx商务发展战略。即:一领三招三引三创,招商引资持续发力,到资总额继续领跑全市;招商引资、招商引贸、招商引税成效显著,利用外资、外贸出口规模保持全市前列,商贸社零额奋力争先进位,营商环境、楼宇服务推陈出新,千亿投资集群、第二总部区、全域产业链融合发展;争创首店经济xx特色展示区、夜间经济xx核心示范区、楼宇经济xx“楼小二”服务体验区。在xx当好中部崛起新标杆和x发展新亮点中,保持初心、戮力前行,全力以赴、勇挑重担,积极发挥xx经济战线的先锋队和主力军作用,争做推动xx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遣核心和增长动力。
(一)拓展招商思维,推动三招三引联动
一是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以龙头企业带动大产业。围绕总部经济上下游企业,针对性招引供应链、生态链、协作链上企业,实现产业链横向扩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产业链招商主体作用,紧扣长江生态环保集团等重点企业,加快构筑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领域的复合产业链,培育千亿投资、百亿产值生态环保产业,加快形成“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以特色优势、集群优势、错位优势促进资源要素在我区集聚,提升辖区经济“绝对量”。二是开展招商引贸行动,以招商实效促进行业发展。按照产业、行业梳理目标企业和重点项目,精心策划招商引贸专场活动,重点瞄准四新经济,着力引进一批贸易型行业百强企业、跨境电商行业百强企业及引领性项目落户,实现经贸与招商双向互动。通过加大招商引贸力度,努力扩大我区商贸业有效“增量”,确保商贸业“存量”,提升商贸业“含新量”。三是增强招商引税意识,以优化结构壮大财源建设。深入研究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后我区税源优势,逐步调整产业结构,营造更好的税源环境。针对消费税及地方分成较大的税源,借助委托招商、以商招商等市场化招商力量,拓展招商引税新途径。以目标指挥棒凝聚全区合力,做好全区范围重点行业、骨干企业、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税源涵养,形成产出规模大、市场份额大、纳税能力强、财政贡献高的产业集群,构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支撑财源,提升辖区经济“含金量”。
(二)优化商贸结构,推动商贸热点升级。
一是推进全区商圈差异化发展。对标国际一流商圈建设,继续推动二七、后湖、x等商圈建设,创新商业模式和业态实现差异化发展,引进智能收银和后合数字化管理系统,通过wifi全覆盖、移动支付、现场体验、信息共享等开创生活和街区消费新模式,打造体验式智慧化商圈。大力发展连锁化、品牌化便利店,优化社区便民商业网点布局,打造“xx 分钟便民服务圈”。继续做好步行街改造试点工作,谋划组织新品首发周、绿色消费季、参加进博会等系列特色消费促进活动,把江汉路步行街打造成为城市消费的名片、高质量发展的平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组织黎黄陂路争创省级商业步行街。二是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根据xxxx年国际市场开拓“百展行动”计划,及广交会、京交会等国内重要出口展会开拓国际市场,优化参展企业质量,支持企业抱团赴境外参展,以“优势出口商品+知名专业展会平台”模式,扩大xx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做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组织参展工作,提高展会服务水平和采购成交实效。三是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促进多业态融合、商旅文体协同发展。将商业根植于文化、旅游场景之中,以商业促进旅游,旅游带动商业并以文化润色,利用大数据引领消费,产生强大的跨边效应。大胆探索“无人销售”商店、自助提货柜、自动回收机、扫脸支付等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支持电子商务龙头企建立线下新零售示范项目,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开设实体展示店、体验店和快闪店,提供线下展示、体验、维修及其他售后服务。依托我区优势产业,重点培育行业电商平台,创建网上商城,以营销模式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