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加强队伍建设。提前谋划,开展“两委”干部轮训,从实行驻点包干责任制、因村施策、培训、宣传等方面指导各村(社区)开展工作,提早物色后备干部。全面完成xx个村(社区)党组织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选出“两委”干部xxx人,实现三个xxx%;全面完成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村(居)民小组长和村(居)民代表三类人员的推选。
3.加强城市党建。以南塘为试点,通过发挥社区“大党委”统筹效能、实行社区“网格化”精细服务,建立社区“共享性”运行机制,全面推进xx城市党建工作上台阶。街道党工委与市公资办、特一药业、龙源水务集团、新欣电器等非公有制党组织实现共建,社区党组织与xx个结对市直单位及xx个“两新”党组织实现共建,形成互惠共赢的新局面。
4.加强廉政建设。以纪律教育月活动为依托,持续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工作,增强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全面完成村级巡察整改工作,让村级基层党组织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氛围。落实监督执纪,全年查办各类违纪违规案件xx宗,结案率xxx%;接收市转办信访件xx件,做到了快速办理,快速处置。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是工业发展后劲不足。受疫情影响,国内外经济发展明显放缓。我街出口企业仍然占多,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二是招商引资载体不足。现有工业园区基本饱和,可挖土地资源较少,二次可转让土地难以盘活,招商载体严重不足,导致招商引资的推进面临很大的挑战。三是环保形势依然严峻。辖区工业企业众多,即使工业废水达标排放,也未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辖区畜禽养殖量大,部分养殖场偷排时有发生。四是社会维稳任务较重。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征地拆迁、小区开发、物业管理等各类矛盾纠纷增多,维稳形势较为严峻。
三、xxxx年工作计划
(一)聚力动能提升,争创融入“三大中心”新进度。
1.大力推进产城融合发展。进一步发挥主城区辐射带动作用,狠抓工业平台建设,大力推动扩容提质。加快城西新型工业园区的空间规划等工作;继续优化升级长兴工业区等园区,改造园区环境、畅通交通路网,重树企业信心;加强与水步群厚工业区联合发展,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同时加强与四九长龙和冲蒌红岭等工业园区协同联动,增强园区竞争力。
2.加快盘活闲置用地。破解土地瓶颈,加快西湖工业区、石化路旧厂区“三旧”改造步伐。同时,对辖区闲置用地、低效厂房进行系统摸查,全面梳理,引导提升,再次盘活,杜绝新增闲置用地情况,赢得“存量空间”。
(二)聚力项目建设,增添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x.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突出安商暖企,狠抓“六稳”工作,结合领导班子联系企业制度,提前研判,充分了解企业的生产和订单情况,稳住冠荣冠立、特一药业、科信特、江晟铝业、绿岛风、新欣电器等一批产值产量较大企业。坚持“招大、引强、选优”,开展精准招商、以商引商,培育壮大汽配制造、大健康、新能源等优势产业,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x.强化项目建设。重点跟踪好海陆通、绿岛风、君晖纸品等在建项目情况,力促项目早竣工、早达产;推动祥宇模具、特一药业共xx亩地块项目上马建设;争取特一药业xx亩用地项目年内落户。引导二、三产业持续好转突破,力促君悦花园、星光城等大型商住项目加快建成,稳定房地产开发投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x.狠抓企业突破。鼓励重点企业自主创新、增资扩产,提高竞争力。加快绿岛风、特一药业创新中心等产学研机构建设,推动技术成果有效对接和转化。积极宣传各级优惠扶持政策,发动xx家企业进行高新企业申报,不断推动优质企业发展壮大。扶持绿岛风等龙头企业上市,加大培育力度,形成一批“专精特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
(三)聚力要素支撑,激发城乡发展新活力。
1.深入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带头落实新型城镇化示范创建工作,继续配合推进历史文化街区活化提质,推动城区“三大商圈”成熟壮大。加快东区建设,配合开展策文路、策文桥建设,加快康盛项目的收购改造,推动城区医院片区的规划建设。优化南新区环境,完善城中村、城边村的道路、村庄面貌;实施莲花路的建设,加快人工湖周边老旧小区改造,缓解城区堵塞、停车难等问题,打造舒适出行环境。
2.力促乡村振兴取得突破。继续完善桂水、石花等示范村建设,推动桂水湾美丽乡村文旅项目在五一节前初具规模,向民众开放。要突出筋坑光大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配合红色要素,今年内打造何干之、李荣熙等红色名人故居。探索水南圩、平岗圩、水西圩等古圩全域旅游线路,辐射带动xx西南片区发展。加快横湖村十八踏活化改造,力促项目在五一节前对外开放。同时,引导板岗饮食文化向集约、特色方向发展,桂水湾桂水饮食一条街尽快建成,发展xx特色夜间经济。
3.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进一步巩固大气、水体、土壤、固废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强化水污染生活源、工业源、农业源、内生源“四源共治”,确保考核断面稳定达标。加快实施街、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四)聚力群众福祉,提升民生保障新水平。
1.抓实抓好民生实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各项民生保障,坚守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底线,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巩固精准扶贫成效,确保贫困户脱贫不返贫。加大力度开展西南片主要村道的道路硬底化及亮灯工作,让群众百姓真切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2.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努力提高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深入推进社区“网格服务”、农村“农事村办”。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加强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强化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积极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用好新时期文明实践所,继续组织好“宁城民声汇”活动。
3.加强平安xx建设。推进“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深化“雪亮”工程,完善网格化工作考核机制。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打好建党100周年安保维稳主动仗。拓展“十七合一”防减救指挥平台综合功能。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力防范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推动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