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明了用词特点
通过对重点词语的关注让学生由表及里地学习课文,明了用词上的一些特点。如在故事的开头,告诉我们在凯巴伯森林里有狼有鹿,课文中一个词语来形容狼,是哪个?(凶恶残忍),凶恶一般形容什么?残忍一般形容什么?这两个词语能不能互换?由表及里,所以位置不能换的。能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鹿吗?让学生明白如果说狼是凶恶的代言人,那么鹿就是善良的化身,由于狼和鹿以及其他动物的存在,郁郁葱葱,山清水秀的凯巴伯森林变得——生机勃勃。在学习森林的片段时,我让学生说一些成语来形容森林,告诉学生在许多的形容森林的词语中生机勃勃这个词语可以作一个总结概括。松杉葱郁写出森林之形,而生机勃勃写出森林之神采,所以两个词语放的位置也是有讲究的。然后当植被被大量破坏,鹿群数量急剧下降,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你想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概括现在的森林?这样前后截然不同的样子,形成强烈的对比,让学生明白了罪魁祸首是谁。
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在整节课中,留给学生展开联想的空间不足,使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示。如:鹿生活得很幸福时会说些什么?在苟延残喘时又会说些什么?假如你是一匹狼,你会对总统或人类说些什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不断进行课堂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将此次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困惑,作为今后尝试和改进的起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范文模板【七】
《鹿和狼的故事》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组以“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主题的一篇略读课文,本文讲述美国总统罗斯福根据自己的片面认识,为了保护鹿而下令消灭狼,从而导致巨大的生态灾难为例,阐明了自然界里的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不同生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道理。弄清楚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的错误所在,理解本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内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设计教学这课时,我着重从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感悟与阅读理解的能力,构建读中感悟,讨论探究,拓展理解和体会中升华的学习策略,注重学习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的指导,培养理解、概括、分析的能力。下面我就根据本节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困惑。
在这节课里,我做到把握年级目标和单元目标,落实“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
以往,我的课堂比较注重情感价值这一目标,一节课,学生都是围绕着学习的课文而谈学习的内容和学习体会,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渗透与能力的训练。我经过五年级两个学期的质量抽测,让我深深的体会到,课堂的教学一定要把握准年级的目标和单元的目标,在课堂上要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与训练。
本组课文教学目标重点要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本课教学,我注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在生活中还有没有像《鹿和狼的故事》,通过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子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有如在理解本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内涵,我让设计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读了课文最后一段的体会。即使,我在这节课没有落实好,但我们每节课都要这样的意识,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还如,六年级上学期的关于阅读教学的要求之一是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的效果。在这节课中,我也很注重这一阅读技能的训练,我通过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问题“罗斯福下令捕杀狼后,结果怎样?”的相关句子,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关键词、说明方法或修辞手法等去体会句子的内涵,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这一节课,我觉得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是对学生的学习关注的不够,过多的从教的角度去思考课堂,就如本节课的开课,出示鹿和狼的图片后,如果我能先让学生畅谈他们心中的鹿和狼是怎样的,说说自己积累的带“鹿”、“狼”字的成语话,这样开课的课堂气氛更为活跃,而我就直接就出示了一些带“狼”字的成语,没有考虑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学习。
通过教学实践,我的困惑是如何抓准研学的核心问题?这一节课上了下来,我觉得学生被几个问题一步一步牵着学,研学的核心问题没有凸现出来。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罗斯福这样决策错在哪里,为什么?”在备课时,我一直在寻找一个核心的问题,让学生通篇学习。如果让你设计本节课,如何去设计?希望大家多提宝贵的意见。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范文模板【八】
曾经,这个故事被编教材编委会删除了,但是,这学期又选编进了教材中。不过,教材的其他地方没有任何改动,比如这个单元的“词语盘点”中的“读读记记”里收录了《大瀑布的葬礼》(已删除)词语,这课里没有任何词语没有收录其中。我们的教材编委会到底有没有认真校正过呢?有点疑惑,也让人觉得可怕。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美国总统为了保护森林的鹿,下令捕杀以鹿为捕食对象的野兽,结果,鹿大量繁殖,缺少食物,最后疾病流行,只剩下了几千只鹿苟延残喘。这个故事告诉人类应该遵守自然之道,不要认为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这篇课文是我第一次执教,课前我反复读了几遍课文。结果这两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枪声在森林中回荡。在敌人冰冷的枪口下,狼接连发出惨叫,一命呜呼。”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仿佛看见狼正以愤怒、哀怨的眼神看着拿着枪的人类,而且还在诅咒人类!狼虽然是非常残忍无情、杀伤力大的动物,但是,任何强大的动物人类都有足够的能力和办法去对付它们。可以这样说,在人类面前,动物都是渺小的,柔弱、无助的。这也让我联想到,人类不论多强大,在自然面前,永远是渺小的无助的。狼也好,其他捕食鹿的动物也好,它们同样是森林的动物,是活生生的生命。人类毫无节制怜悯的捕杀,结果给森林造成了灾难。因此,我觉得这个故事不仅告诉我们人类要遵守自然之道,也要敬畏生命。
上课的时候,我让孩子们围绕这几个问题来自学:“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大批的狼被捕杀后,造成了什么后果,原因是什么?你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体会?”引导孩子们交流的时候,我特别引导孩子们朗读了那个让我感触颇深的句子,让孩子们谈谈自己的感受。没想到孩子们谈的非常好,他们有的说,从这个句子中看出枪的无情,也就是人类的无情。有的说,他们体会到了狼的可怜,在那一刻,狼的残忍无情都荡然无存了。……在这里我告诉孩子们:“孩子们,的确是这样,狼也是一种可怜的动物。它们生活在森林里,以小动物为捕食对象,他们的存在是合理的,是符合大自然生存发展规律的。因此,我们人类对自然界里的任何一种动物、植物、生命都应该承认,应该敬畏所有的生命。”不知道孩子们听动了多少,但是我知道,从今起,他们不会单纯去判断一种动物植物的善恶益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