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学校减负工作总结精选(7)

2021-11-17 22:52

  部门、教师不得组织学生统一购买教材以外的教辅资料、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其它学习用品,更不能以此作为考核、评奖的依据。严格控制学科竞赛。未经有关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不得组织学生参加竞赛活动、读书活动。经批准的,应坚持学校、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不得以赛促销,以赛代销。

  努力提高师资队伍水平。要提高师德水平,教师要爱护每一个学生,严禁歧视、讽刺、挖苦后进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做好家长工作,要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身体、心理负担。

  对“减负”工作实行行政主要领导责任制。对“减负”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要给予表彰,对违反规定的要批评。对“减负”工作要经常进行自检自查。

开展学校减负工作总结精选【八】

  为贯彻落实《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行为的意见》和x市教育委员会制定的《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行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的通知》,学校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秉承市、区教委的要求,不断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工作措施

  (一)制度的保障

  1、建立减负工作责任制。

  学校在落实减负工作中,首先实行减负工作责任制,明确校长为减负工作第一负责人,签订责任书,把减负工作具体落实到教职工层面。

  2.建立监督检查制度。

  学校通过课程构建、听评课制度、体育锻炼一小时、学生作业的质与量、课堂常规等长期检查与监督,为减负工作的落实提供保障。学校实行一票否决制,对严重违规的教师追究相关的责任。例如学校每月进行优秀作业学习之星的评比,以提高作业的质量;学科与校级两个层面按照定期与不定期对学生课业进行检查,分别从作业总量和质量、分层管理和优质特色作业等几个方面提取教师的减负行为。

  3.设立学习交流教研制度。

  学校将减负工作与校本课程的设计紧密衔接。在校本教研的内容中,学校将减负和规范教学行为的内容纳入到教研组、备课组活动中。学校也本着减负的角度出发,从教师的认知和行为来改变教师的教学观。我校要求每位教师在研究教材、教学设计的同时,时刻围绕 教学增效和学生减负的理念,做到学习高效率,减负到实处。同时,每位教师在活动中都会将市区教委的精神、教师个人的减负经验进行彼此的交流,在校本课程中大胆尝试,确保减负工作顺利展开。

  (二)问题的提出

  基于以上的减负行动,学校在研讨中生成了新的问题,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整个进程中,学校、教师肩负的只是减吗?分析这个减的内容,我们达成一致,减掉学生会的,减掉重复机械的,减掉惰性,要唤起学生自我学习的需求,将惰性转化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在我们达成一致之后,随之又出现怎样唤醒内心需求?怎样的课程会有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我们的改变会导致学生怎样变化?等一系列思考。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做着尝试,以期待减负落实在我们的课堂。

  二、工作实践

  (一)课程的转变

  1、课程结构的梳理

  课程建设是落实办学目标的载体,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之相匹配的课程。学校课程体系是针对我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进行选择和再开发的,它立足于学校当前实际,又考虑到学校今后的发展,更是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我们希望通过课程建设使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业、心理、身体及文化修养等各方面都打好坚实的基础。

  今后我们将开展尊重课程基本结构的基础上依据学校办学特色再做加法,增加的课程依据学生的兴趣、学生发展需求研发,并将课外活动一并纳入完整的育人体系中,使学生在学校提供的不同类型的学习环境下,汲取各方面的营养,自由快乐地成长,这是我们期待的真正的减负。

  2、课程资源的丰富。

  随着《蓝天博览课》、《我爱东城》、《社会大课堂》等地方课程的实践与深入,引发了我校对场馆资源的思考。

  场馆中蕴含着许多科学知识,涵盖语文、数学、品德与社会(生活)、美术、科学、数学、劳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等小学所学的课程,许多课程中有一些重合关联的内容需要我们相关老师进行整合,减少学科间的内容重合,全面系统地优化学科内容,抓关联,抓契合点,抓切入点,抓实效,抓广度、抓深度,多方位多角度地合力推出场馆中的学科整合课,实现真正的减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从不同的视角认识理解相互关联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动脑能力、科学创新能力,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促进学生认识社会并主动适应社会,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本着仁和办学理念为宗旨,践行人人都重要的价值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我校开始了场馆学习的探索。我们遵循一下五条原则开展实践探索。

  第一,场馆学习下的学科整合要结合实际,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按学生的实际需要来安排教学内容及环节,引导他们有兴趣地学习、探究、体验,在学习中愉快地生活、成长,获取对社会的整体认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第二,场馆学习下的学科整合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进行并保持原生态的课堂。我们先找到课程与场馆资源的契合点,做好课前备课,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开展的学习活动会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达到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效果。

  第三,因材施教的原则。由于学习者的基础和兴趣不一,在场馆学习的进程中会更充分的表现出个人的智力潜能,让每个参与者都学有所获,学有所思,自得其乐,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全面发展。

  第四,问题意识的培养。我们提前让学生根据参观主题提1-2个有价值的问题,根据兴趣结组,带着问题去学习;问题的选择和确定是场馆学习下的学科整合成功的关键,引导学生从他们周围的生活中,从自身生活的经验中,从访谈调查及查找资料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而获得对自我、社会以及自然的认识或感受。

开展学校减负工作总结精选(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范文模板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