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芳华观后感参考模板【一】
好久没有正儿八经的写影评了。不想推卸责任说没时间的屁话,确实是现在的自己过于怠惰,而且很多时候都喜欢用简练的短评来表达内心的想法。今天去看了《芳华》,突然之间觉得很受触动,那么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好好聊聊我的观影感受。
其实我是对冯导的电影抱着很复杂的心态去看的,毕竟近年有很多电影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失望往往会降低一个人的期待值,很显然,我没想过这是一部多好的片子,但更显然,我错了。
开场的红色字幕是这么多年越来越少见的形式,但是我却感受到了港台老电影里导演认认真真的要告诉观众,“这都是台前幕后真英雄”的感觉,也可能很多人觉得是情节所致表现什么又红又专,随你便咯。
我记得第一幕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张国立提着油漆桶在画大字报,红色的油漆异常鲜亮。我突然意识到,芳华可能要说的,不仅仅是时代和青春了,冯小刚悄悄埋下的故事线里,从第一幕开始,就在讲他自己的故事。可能多数人不知道,冯导高中毕业就进了x军区文工团,是个舞美设计,通俗点讲就是现在美工组,所以他刚入行也是从美术组一点一点混迹开始的。我记得他在访谈节目里提过,自己曾经就是终日画大字报,爬上天桥往下看,才知道哪里画的好不好。同样的,《芳华》的原著严歌苓的出身也是文工团的军人,这也就是为什么整个片子并不矫情,但情怀处处可见的原因了吧。说到这更是想多提一嘴,黄轩扮演的刘峰给我最疼的感触,也让我觉得看到了冯小刚和黄轩本人的影子,其原因大约也是黄轩从x军区的文工团大院出来的,所以耳濡目染考上了北舞(这段历史我忘了从哪看来的,别问我可信度,我只敢保证他是x人)。所以看黄轩跳舞真的毫无违和感,我甚至在观影的时候无数次的感叹冯导太会选角,黄轩舞蹈科班出身,演技也自然,长了一张具有北方汉子的特点却又温润如玉的脸,我实在想不出还有谁比他更适合这个角色。
电影开场就是一段超有历史感的红色舞蹈,钟楚曦饰演的萧穗子在排练厅里几近完美舞蹈身段,镜头拉到一个逆光的角度,简直美得不像话。这也就是我特别想给摄影和后期疯狂打call的地方,一个年代感那么重的题材,却拍的帧帧美如画,后期色调把饱和度和对比度调的那么高,甚至让一个深知那个年代苦楚的年轻人,都无比为那种青春和美好而动容。《芳华》有在讽刺政治的地方,有在说明青春逝去结局萧瑟的地方,但多数是在向一个青春回忆的追溯和致敬,所以色调一直处于高饱和状态,通俗点说,蓝就是蓝红就是红绿就是绿,颜色干净纯粹饱满,仿佛那段岁月即便存在一两个人悲剧惨淡的命运,但终究是灿烂而且闪着光的。
也不是说没有经历就没有共鸣。谁没有过青春,谁没有过集体生活,《芳华》的视角虽然选取在文工团,但故事内核,都同样是一群十六七的年轻人。苗苗饰演的何小萍从第一幕出现的时候,就带着一种灿烂却悲哀的生命力,她在火车站第一次跟刘峰敬礼的那一幕,就透漏出一种特别难以言喻的悲伤,这种悲伤可能来自刘峰之前对她家庭情况的告知,也有可能来自她脸上太过于灿烂所以显得不真实的笑容,总之好像从始至终,每一个时代里,每个人的回忆里,都有那么一个“丧的人会一直丧下去”,何小萍就是这种存在。
——“不完整的家庭,不干净的背景,被所有人耻笑欺辱的存在,喜欢的人从来不敢去靠近甚至觉得自己配不上他,对所有人失望换来的是更加失望的发配前线,远离深爱的舞蹈看清生死的重量,却承受不起过于巨大的褒奖,父亲去世喜欢的人残疾,甚至自己也疯掉,最后在荒破中度过一生。”
我在电影院泪流不止,仿佛每一刻都有着轻柔却浓郁的悲伤在悄悄绽开,既不炸裂也不矫情,就是安安静静的跟你讲故事,安安静静的看你哭,等你哭完再继续安安静静的讲。所以由此看出编剧和剪辑的功力,哀而不伤,每一点感情都把控的特别精准。我不是觉得何小萍惨才哭,我是觉得真实。我向来不信影视和戏剧作品里那些从谷底绝地反击突然之间一夜成就辉煌人生的故事。这世界上最多的,绝不是影视剧里那些美好而且鸡汤的happy ending,真正的生活,是多数人只能碌碌无为度过一生,永远没有能力去证明自己,去绝地反击。大多数人能在生命里完成的,不是如何成就非一般的辉煌,而是被命运迫使去卑微的活着时努力乐观坚持下去。我始终相信,好的人会越来越好,丧的人会越来越丧,感谢编剧把一个越来越丧的何小萍和刘峰,真实的展现在观众面前。纵使时代多么光辉耀眼不食人间烟火,总有那么些微尘要用平凡人的眼光努力的活。这才是真正的心灵鸡汤。
在写这篇观感前我看了很多大家的影评,多数是在嘲讽冯导把一个年代题材的剧拍成了青春片,逃不了“小”的命运。把《芳华》换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成了《致青春》,换到现在就是《小时代》。碰巧这些大家拿来对比的三个电影我都看过,但我确实不觉得他们有可比性。《芳华》从大体来看确实是在讲青春,确实把文革这么敏感痛苦的时间点一晃而过,随着时间消逝在讲每一个男女的命运走向和男女主半生的轮回羁绊。有人说《芳华》它在用苦难和幸福做对比,用惨状和欢快做文章。我不否认,但这种对比是真实存在而且普遍存在的。但是说到底这个故事有幸福吗?在我眼里没有。《芳华》说到底是在描述一个凄惨的时代,是在脱离了所有俗套之后用每个人的命运在讽刺这个时代。
刘峰喜欢林丁丁,不过冲动的一抱,换做今天不值一提的举动,成了思想问题和作风问题,一个优秀青年一夜之间打上烙印,从此再也抬不起头。甚至在战场上只能通过一个想要牺牲的意愿,能成为英雄让心上人哪怕有一分钟的惦念。在任何时代,我始终觉得好人没有好报,虽然我坚持让自己保持善良,但我却不信所谓的善有善报。刘峰是公认的活雷锋,也是公认的笑话,这个笑话被所有人把善意透支,看做理所当然,这个笑话被使唤去公路上抓猪,应该去接纳所有人都讨厌的人,像他应该去吃一锅里所有的烂饺子一样平常。这是一个会被漂亮女生腐蚀的笑话,最后残疾了成了更多人眼里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