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普通的教师,人们常说是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敢用这样高尚的头衔去称呼自己,但我们知道自己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那么道德标准在我们心中应该看得更重,让我们的一举一动成为自己人生历史上的美好。
学生个人全国道德模范观后感心得精选例文8篇【三】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小时候就背三字经、弟子规、千文字。论语、道德经的片段也不时的出现在教科书上。为让我们从小接触古老深邃的中国传统文化,以语言故事形式传达这些道德思想,让我们心中有个度,以及时修正我们时刻想越界的心。 道德经第二章第一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为什么呢,人在感性方面特别敏感,善、美可以影响,可以带动,更可以改变周围。典型的“破窗效应”更可以反证此话。如果窗户上的玻璃破了,没有住也没有人去修补,这个房子上其它窗户的玻璃也会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有人乱涂鸦,长时间不清洗,其他人也会在墙上乱七八糟画东西;一个干净的地方,一般人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某个角落有垃圾又没被人及时清理,其他人就会继续往那里丢,更不会觉得不好意思。这个现象我观察过也深虑过其中的原由。同理一个好的大环境可以影响人向好的一面发展、可以防止恶的现象出现。公司也一样,大多数人都道德高尚,那么一些原本不高尚的人肯定会受影响,如果真出了一些违背道德的事情及时制止住,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反过来,后果非常可怕。所以我们每个人在专业技能方面提高的同时一定要做好“德”,德才兼具才算是人才。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就是中国的文化说话办事都很有讲究。你看曾子第一个讲的就是“忠”,“忠”字比较大,一般讲的是对“他人”尽没尽心;然后才讲“信”,守没守信,这个事你答应了做了没有;最后才讲“知识”,传授的知识温习了没有、讲的道理反思了没有。这是我们为人最基本的修养。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多精辟,这不就是这好几本书上都提到的,做人要务实、要努力才能长远的道理吗。
有一天初中班主任叫我去办公室说着说着突然来一句,通过我平时对你的观察,送你一句话希望你能记住。“勿以善小为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当时我还纳闷,又那里犯错了。现在常常想起,才知老师话语意义长远啊。
共同努力越来越好。
学生个人全国道德模范观后感心得精选例文8篇【四】
道德就像世界末日之前的喧嚣,洗卷全城,激活你所有的细胞,让你看清最后的一切……
——题记
这个世界是否还曾存在一种桥梁,通向美好的地方,如果可以,我愿意选择告别天堂。
冬天的雪在南方真的很少见,雪从身上划了一刀后,又如同罪人一般逃之夭夭。在这冷入骨髓的天气中,我和我的自行车陪着风走了一路,围巾手套似乎已无法抵御这寒冷,仅仅成了饰品,成了这江南的雪的装点。
车一直骑到校门口,积了雪的路,显得美丽而又疯狂。我一直很喜欢这样的天气,因为可以淹没那一份寂寞。我和同学有说有笑地走进了学校。坐在教室里,放眼窗外是银白的世界,举目空中是娟娟飘洒的雪花,它们以最强大的魅力诱惑着我们,晨读已没办法继续,再冷,我们也要下来痛快地玩一场。
笑声肆意地飞扬在雪地里,青春的热情被我们尽情挥霍。
突然,同学们停止了喧闹。我呆了很久才发现,校长站在二楼楼台上,不说话,脸上既无笑容,也不严肃,只看着玩雪的同学们。我突然明白过来,他默认了雪花对同学的诱惑,又提醒同学为了安全要玩得有度。
我的眼前浮现了更多更多……
无论寒暑,只要有课间操,校长总会早早地站在看台上,观察学生出操情况,散操时,他总会站在楼梯口,提醒同学注意安全。夏天,他站成了一棵大树,冬天,他站成了一轮暖阳。
风迷的雪,咬破静谧的喉。
或许我看不见他捡起垃圾,或许我看不见他在办公时如何如何,但他一定会这样做。我坚信。
时光倒流,那些日子一下子溢了出来……
初冬时期。每次都会路过学校外的一个个“大酒窝”,正在修建的道路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然而,每天的“酒窝”都会有值周老师在那里守候我们。有时,同学们后座带人,或单手骑车时,都会过来提醒一声。那天轮到校长值周。风还是依旧地大,瞳孔里放射出了神奇的身影。依旧严肃,依旧让人充满敬意。相信同学和我一样震惊,不是震惊于这个寒冷的天气,而是震惊于那个风景一般的身影。那个放肆绽放着高贵品格的身影。
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一个又一个春秋,道德永远冰封在他的眼神里,所以这一切,从不改变。
道德就是这么简单。
请用我们用纯净闻取道德的芬芳,请让道德永存记忆。
学生个人全国道德模范观后感心得精选例文8篇【五】
这段时期,全国全省范围掀起了学道德模范的高潮。
道德和法律不同。道德是一种美德,是个人品质的一种根本体现,一个具有崇高品质的人,也同样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道德和法律有相同之处,它们都可以约束人。但道德对人的约束更多的取决于个人的品质。而法律对人的约束则是外在的,是一种强制性手段。因此,法律是制止违法犯罪的有效手段,但同时也是一种治标的手段。而道德虽然不是制止不良风气的有效手段,但却是治本的手段。所以,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最终需要每个人道德素质的提高。这是一个漫长的困难的过程。当今社会,权、钱、色等欲望让人们不惜做出重大的牺牲而做出违法的事。因此在全社会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时,道德观念深入人心,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