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垃圾分类日常管理制度文本参考

2021-11-22 10:11

  垃圾分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到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实施方案》还从加强全链条管理、推动全民参与、完善配套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下是本站分享的“垃圾分类日常管理制度文本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垃圾分类日常管理制度文本参考【一】

  为了保持校园的清洁、卫生,培养师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大家的环保能力,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垃圾分类的管理制度,使垃圾分类处理长期化、规范化、制度化,希望全校师生遵照执行,自觉养成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的好习惯。

  一、学校垃圾的分类

垃圾分类日常管理制度文本参考

  学校垃圾分为四大类:可回收物、厨房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注:牛奶纸盒、塑料瓶等必须要液体清理完)。

  厨房垃圾:包括剩饭剩菜、骨头、油脂等食品类废物(我们学校有教师食堂)。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电子垃圾、过期药品等。

  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清扫后的灰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注:一般的塑料袋、果皮、污染过的纸制品等都按其他垃圾处理)。

  二、垃圾分类知识进课堂

  1、备课 按照每周一节备课

  2、上课(不挪用、不占用、每堂课按照教案上课)。

  3、督查

  ①、检查教案 (负责部门教导处)。

  ②、不定期抽查上课情况(负责人:值日领导、教导处、大队部)。

  ③、检查学生垃圾分类知识的知晓率(1月1次,形式:现场抽查学生或举行垃圾分类知识测试)。

  三、垃圾分类处理的办法:

  1.垃圾桶的摆放。

  每个教室、办公室摆放分类垃圾桶两个(可回收物和干垃圾)。学校宿舍、烹饪实训中心和食堂摆放(干垃圾和湿垃圾)。

  学校设置垃圾处置点,提供四种垃圾筒供全校师生处理垃圾。

  2.垃圾的投放。

  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可回收物和干垃圾,按分类要求直接投放在垃圾桶中。有害垃圾和湿垃圾统一收集后由专人在放学后投放到学校垃圾处置点的相应垃圾筒内。

  教师在教学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垃圾,自行分类后,统一投放到学校的垃圾处置点。

  3.垃圾的处理

  各班的其他垃圾由值日生投放在专门的垃圾桶中,垃圾不过夜。

  各班可回收物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体积小的零碎物品,直接投入本班的可回收垃圾桶。

  有害垃圾每天各班值日生负责投放在垃圾处置点的有害垃圾桶中。

  4.垃圾分类处理措施:

  学校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垃圾分类的工作方案,统一部署相关工作、负责组织开展宣传动员、保证推广及分类工作所需经费。

  教导处负责对教师的宣传工作、检查各部门的工作完成推进情况,负责教师垃圾分类的集中知晓率、参与率。

  大队部负责对学生的宣传教育,保证学生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并组织学生志愿者对师生投放垃圾的分类情况进行督促。除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外,重点将宣传倡导绿色健康和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减少垃圾的产生。

  6.总务处负责设置垃圾分类处置点,督促学校的保洁人员做好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清运工作。负责信息报送,阶段工作总结等工作。

垃圾分类日常管理制度文本参考【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生活垃圾分类活动,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城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x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以及相关规划建设和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生活垃圾,是指单位和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为生活垃圾的废弃物。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其他垃圾四类。

  工业废物、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按照国家、省和本市有关规定管理。

  第四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方针和城乡统筹、科学规划、综合利用的原则,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市统筹、属地负责。

  第五条市、区人民政府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工作目标和年度计划,建立相应的资金投入和保障机制,协调解决重大事项。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落实辖区内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具体工作,配合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做好相关工作,指导、督促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活动。

  第六条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是本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综合协调、检查指导和监督管理。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职责做好辖区内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

  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本办法规定,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

  第七条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协助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动员、组织社区内单位和个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活动,调处矛盾纠纷。

  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活动。

  第八条建立价格激励机制,按照谁产生、谁付费,多排放多付费、少排放少付费,混合垃圾多付费、分类垃圾少付费的原则建立生活垃圾收费制度,引导单位和个人进行生活垃圾减量和分类投放。

  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进行举报和投诉。

  第十条支持社会资金投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置、循环利用以及相关科技研发。对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022垃圾分类日常管理制度文本参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1年统战部工作总结范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