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突出党的政治建设。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对照巡视巡察整改问题,围绕“查漏洞、抓反弹、补短板”要求,坚持认识不松、责任不卸、要求不降,强化中央巡视“回头看”、省委巡视和市委巡察问题整改落实和成果运用,认真总结,举一反三,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不断固化整改成果,扎实做好巡视巡察工作的“后半篇文章”。制定详细的党工委中心组学习计划,深入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学习贯彻十九大,践行法治惠民企”、“非公企业党课辅导”等十九大主题宣讲培训,致力于把学习成果转化成坚定的理想信念。全面贯彻落实县十三次党代会和县委十三届三次全体会议精神,以“作风状态提升年”为契机,扎实开展“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入对照剖析。完成市委巡察回头看整改任务,注重园区意识形态培育和引导,党对各项工作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强。
二是扎实构建责任体系。坚持将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构建“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各负其责,部门齐抓共管”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体系,制定xxxx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计划、责任分解方案,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调度;严格履行党风廉政“一岗双责”,与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签订《廉政建设责任书》,并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形成责任层层分解、合力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三是不断夯实党建基础。持续深化“红星闪耀园区”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发挥党建品牌示范带动效应,扎实做好政策宣讲和新党员发展工作,积极推进非公企业党员身份信息再核查工作,完善非公企业党建台账。深化基层党建整区推进,xxxx年完成第三批xx名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的对接派驻工作,实现“手把手”驻点帮扶。累计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xxx个,其中单独建立党组织xxx个,联合组建xx个,重点打造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和x个主导产业企业非公党建示范点,建立xxx个党员责任区。
(六)社会事务协调发展。
一是强化安全监管。加大消防隐患整改督查力度,坚守安全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开展辖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隐患排查等各项工作。截至目前共检查企业xx家,消除安全隐患xxx处,立案处罚x家,罚款xx.x万元,责令限期整改xx家,现场停产整顿xx家,完成x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创建等工作。
二是拓展社会管理。坚持重拳出击扫黑除恶,成立县开发区扫黑除恶领导小组,制定专项斗争方案,明确责任,深入辖区开展工作;建立信访维稳预排查及化解机制,共接待来访xxxx余人次,立案处理各类矛盾xx件,办结xx件;坚持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各部门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全面开展机关集中学法月等工作,实现园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二、xxxx年工作安排
xxxx年,xx经济开发区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目标,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全面对标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力争实现“xxxx”经济发展主要目标(即完成工业产值xxx亿元,规工产值xxx亿元,工业增加值xx亿元,主园区实现税收收入xx.x亿元)。
(一)城市建设提速提档,在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上求突破。
计划投入建设资金x.x亿元,对标新时代发展新要求,统筹生活区、商务区、办公区等城市功能建设,做优一二期配套、打造精品三期,着力推动产城深度融合,致力提升园区居住品质和发展品位。
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配合xx镇加快局部区域征迁,全年力争完成化肥厂以南、无量溪河以东、桐汭大道以北、荆汤路以西约xxx亩土地,南塘社区xxx亩土地征迁和L-x地块约x.xx万平米拆迁工作,为滨河商住区功能集聚腾出空间。加快实施园区基础设施修复改造工程,鹏举路、长安路、赵联路修复改造完成。西河排涝泵站、三期污水贯通工程投入使用。完成滨河公园景观工程,L-x一期二期、M-x三期、祠山岗三期安置区绿化工程。完成老旧排水管道改造、供水保障提升工程。
二是把握建设热点,进一步推进产城深度融合。打通广阳路、荆汤路、滨河路等局部关键路段。确保L-x安置区三期主体工程施工,祠山岗安置区三期竣工交付,祠山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启动建设。碧挂园二期、三英城市绿苑、汽车xS店项目竣工交付,实现园区功能再优化、城市运营水平再提升。
三是联动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增强园区内涵。在园区集聚信息、金融、保险、物流、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带动商贸餐饮、房地产、社区服务、文化娱乐等消费性服务业,提升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业,进一步增强园区群众获得感。
(二)工业发展提质提效,在构筑产业升级新动力上求突破
一是坚持调优调强,优化产业结构。深入贯彻省、市关于加快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实现园区优化整合、产业协同发展、要素统一供给等的产业发展格局。抢抓Gxx科创走廊建设机遇,紧盯苏浙沪产业转移重点区域,力争在x亿元以上大项目上实现更大突破。深化与长三角地区人才、技术共享对接,充分发挥双创中心科技服务作用,加快成立高校联盟,支持企业设立创新团队、合作建立科研工作站和人才委托培养。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特色基地建设,力争创成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加快企业上市辅导步伐,形成主业突出、富有特色的优质格局。
二是坚持创新创优,聚焦招大引强。围绕主导产业进行核心建链型、配套补链型项目招引,力争在标杆性大项目上实现再突破。不断加强四大板块产业链研究,全力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重点引进培育壮大四大产业板块龙头企业和支链市场尖端企业,一方面锁定沪宁杭、苏锡常、福深广等重点区域,紧盯重点产业、关键环节,配套招商、补链招商。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专精特新”企业;另一方面着眼于全国各地、外资领域的优质项目,积极对接CPCA、中国电子商会等协会组织,不断提升xx名片影响力,扩大平台招商成果。深入实施中介招商、合作招商、代理招商新模式,研究推动利用社会资源招商新路径。